路易·德布罗意
震动的微粒子的解说者——量子论
路易·德布罗意 (LouisVictordeBroglie,1892 ~ 1989) 法国物理学家。 1892 年 8 月 15 日生于下塞纳的迪耶普。出身贵族,父母早逝,从就酷爱读书。中学时代显示出文学才华,在大学里受的是文科教育, 1910 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学士学位。 1911 年,他听到作为第一届索尔维物理讨论会秘书的莫里斯谈到关于光、辐射、量子性质等问题的讨论后,激起了强烈兴趣,特别是他读了庞加莱的《科学的价值》等书,他转向研究理论物理学。 1913 年,他获理学硕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埃菲尔铁塔上的军用无线电报站服役。他的哥哥是 X 射线方面的专家,战后他一方面参与他哥哥的物理实验工作,一方面拜朗之万为师,研究与量子有关的理论物理问题,攻读博士学位。
光的波动和粒子两重性被发现后,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感到困扰。年轻的德布罗意却由此得到启发,大胆地把这两重性推广到物质客体上去。他在 1923 年 9 ~ 10 月间,连续在《法国科学院通报》上发表三篇短文:《辐射 ── 波和量子》、《光学 ── 光量子、衍射和干涉》、《物理学 ── 量子、气体动理论及费马原理》,在 1924 年通过的博士论文《量子论研究》中他作了系统阐述,提出了德布罗意波(相波)理论。这一理论以后为薛定愕接受而导致了波动力学的建立。并且把爱因斯坦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思想加以扩展。他认为实物粒子如电子也具有物质周期过程的频率,伴随物体的运动也有由相位来定义的相波即德布罗意波,后来薛定愕解释波函数的物理意义时称为 “ 物质波 ” 。德布罗意的新理论在物理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这种在并无实验证据的条件下提出的新理论使得人们很难接受。就连德布罗意的导师朗之万也根本不相信这种观念,只不过觉得这篇论文写得很有才华,才让他得到博士学位。 1927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戴维孙( C . J . Davisson , 1881 ~ 1958 )、革未( L . H . Ger - mer , 1896 、 1971 )及英国的汤姆孙( G.P.Thomson , 1892 ~ 1975 )通过电子衍射实验,都证实了电子确实具有波动性。至此,德布罗意的理论作为大胆假设而成功的例子获得了普遍的赞赏,他荣获了 192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后来,德布罗意主要从事的仍是波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他还始终对现代物理学的哲学问题感兴趣,喜欢将理论物理学、科学史和自然哲学结合起来考虑,写过一些有关的论文。 1989 年 4 月去世。主要著作有:《波动力学导论》( 1929 ),《物质和光:新物理学》( 1939 ),《物理学中的革命》( 1953 ),《海森伯不确定关系和波动力学的概率诠释》( 1982 )等。
量子力学诠释:霍金膜上的四维量子论类似10维或11维的“弦论”=振动的弦、震荡中的象弦一样的微小物体。
霍金膜上四维世界的量子理论的近代诠释(邓宇等,80年代):
振动的量子(波动的量子=量子鬼波)=平动微粒子的振动;振动的微粒子;震荡中的象量子(粒子)一样的微小物体。
波动量子=量子的波动=微粒子的平动+振动
=平动+振动
=矢量和
量子鬼波的DENG'S诠释:微粒子(量子)平动与振动的矢量和
粒子波、量子波=粒子的震荡(平动粒子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