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绳钩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火绳钩枪
火绳枪

火绳钩枪或火绳枪中国也被称为鸟铳和鸟枪,它是一种早期火器,于15到17世纪间使用。它使用火绳点燃火药,借此发射铅弹,属于无膛线枪(又称光膛枪、滑膛枪)。

明水师在1521年西草湾之战之后缴获了火绳枪,西方最早记载于1525年的帕维亚战役上,1543年传入日本(见铁炮的传入)。

[编辑] 火绳枪的冲击与影响

除了重新装填很慢外,火绳枪最大的安全问题就在于那两个晃晃荡荡的火绳头。由于火枪兵身上到处是火药袋,这两个绳头总是让人提心吊胆;英国著名的约翰‧史密斯船长就曾经发生意外,引燃了身上的一个火药袋,造成严重烧伤。所以在前面的装填程序中都要小心地将火绳取下并持稳在左手指间。

火绳的缺点是:

1. 不耐天候,风吹雨打容易熄灭。

2. 不安全。

3. 仍然需要最初引燃的动作(通常用火堆,或者行列中携带的特殊火种罐)。

4. 风向不对时,烟味会暴露位置。

5. 夜间时火头很容易暴露位置。

6. 需要时时调整长度(火绳燃烧速度每小时约 30 公分)。

虽然有这些缺点,由于火绳枪机件简单、容易制造,在很多地区仍然一直沿用到公元1700年前后才被燧石枪取代。基本上,火绳枪和手炮一样,仍然是非常原始的武器,虽然发射时有心里震摄的效果,整体杀伤力还是不如弓箭。但是同样地经济因素仍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火绳枪的生产成本较低,训练所需时间较弓箭手短,容易大量运用。

由于火绳枪手可以被大量地训练与配置,他们对于中古时期阶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形成一种挑战。随便一个农夫经过几周的训练后就可上阵,而他们的火力虽不及弓箭手,却也还是对原来占有战场优势的骑士构成相当威胁,因此各封建领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毫无价值的“民军”(levies)来看待。由于他们在战场上地位的提升,相对地也降低了骑士的地位。

火绳枪于1543年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统一与侵朝战争产生重要影响(参见南蛮贸易)。

[编辑] 辅助工具

因火绳枪后座力大,需要叉架的辅助,而俄国使用蛾眉战斧作为他们火绳枪兵的"叉架"。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则将枪的重量减轻,并逐渐废止叉架的使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