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功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清著名藏书家——方功惠

"巴陵方与归安陆,一样书林厄运过,雁影斋空题跋在,流传精椠已无多。"这是清代著

名学者王仪通题日人岛田翰《(百百)宋楼藏书源流考》时咏广州方功惠碧琳琅馆的藏书纪事

诗。方功惠碧琳琅馆收藏之富,当时几乎可与陆氏(百百)宋楼和丁氏八千楼相匹。方氏之藏

虽没有象(百百)宋楼那样魂漂东瀛,然却如昙花一现,瞬间烟消云散,同样令人扼腕。

方功惠(1829-1897?)字庆龄,号柳桥,清湖南巴陵(今岳阳)人。以父荫任广东监

道知事,官至潮州知府。在任上,方功惠统辖粤、闽、赣、湘四省监谭,曾在广东为左宗棠

收复新疆筹集军饷,以理财有方而受历届两广总督的欣赏。

方功惠自幼嗜书,家有碧琳琅馆,藏书十万卷,富甲粤东。最难得的是,方功惠甚至在

杨守敬之前就已经注意收集从日本散出的我国古籍珍本。当时正值日本明治维新,汉籍视若

土苴,杨守敬访书日本,搜得许多国内已经失传的珍本秘籍,书林传为美谈。而方功惠在光

绪初年即购得诸如日本曼殊院、尾张菊地氏、知止堂乃至佐伯文库之旧藏。佐伯文库为日本

著名私家藏书,其历史甚至早於我国的天一阁,故不乏国内罕见之秘册。碧琳琅馆盛於一

时,连当时号称博学的两广总督张之洞也常去碧琳琅馆借阅书籍。

方氏饶於资财,故他和许多家境富裕的藏书家一样,也喜欢刻书。所刊《碧琳琅馆业

书》,收书四十四各种,中多海内罕见孤本;又刻有《古经解汇函》、《古小学汇函》、

《全唐文纪事》等,实为书林有功之臣。

方功惠的藏书有《碧琳琅馆书目》四卷,著录其藏书约三千种;《碧琳琅馆珍藏书目》

四卷,著录各种类珍本约六八零种;《碧琳琅馆集部书目》不分卷,著录所藏集部总集之书

约五百种。方功惠又有藏书题跋《碧琳琅馆藏书记》,收录方氏藏书题识七十五篇。

方功惠卒后,其孙方湘宾将碧琳琅全部藏书运至北京,请其同科举人李希望为之鉴定,

李氏因此遍读碧琳琅馆之藏而成《雁影斋题跋》和《雁影斋读书记》。庚子之变后,方湘宾

把藏书大部分卖给了北京琉璃厂书肆,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云:"庚子春,太守已捐馆,

其家捆载遗书,至都门求售。过厂肆,见样本,一睹其装潢图记,即知为粤中装订,碧琳琅

馆旧藏也。每册有东丹笺副叶,可以辟蠹,书根宋字,斋如刀切。顾绌於资,望洋兴叹,仅

典衣购得吴中乡先哲书五、六部,《皇甫司动集》其一也。尚有钱叔宝《续吴都文萃》一百

卷钞本,索高价,正往来商榷,而拳祸作,仓皇避地,遂不复可问津矣。"又有部分捐赠京

师大学堂,今存北京大学图书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