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泥牛

拼音:ní niú

解释:

(1).即土牛。古人风俗于立春时以泥土制牛,用此象征春耕开始,劝农耕种。 唐·张说《喜雨赋》:“ 越 人以泥牛待沃,胡士卖土龙求费。”

(2).泛指用泥塑制的牛。 金·李纯甫《杂诗》之四:“泥牛耕海底,玉犬吠云边。” 明·陈汝元《金莲记·媒合》:“泥牛到河不可渡,石人控马定难骑。”参见“泥牛入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