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村

1、广西区南宁市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石门村地处上林县西北部,距离上林县城约50公里,总面积2396公倾,现有人口4600人,以壮族人为主。总耕地面积3200亩,人均土地不足0.7亩。石门村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石门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的农作物是稻谷和玉米,间种少量黄豆、饭逗、绿豆、花生,经济作物有桑树。几乎没有什么矿产资源。
石门村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人类,并出现了神话传说中的龙母文化。石门村具有悠久的革命战争传统,在明代,广西暴发了一次历史上规模仅次于金田起义的八寨起义,当时的石门叫石门堡,属八寨中的剥丁寨,是八寨起义的最南端重要关隘。在上个世纪中期,石门成为上林县下北区革命的发源地,是蓝庆义同志领导的游击根据地,是粤桂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五团第一次会师的地点,也是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16师与粤桂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第二十二团会师的地点。
石门村非常注重文化教育,解放初期,石门就成立了塘石乡第一中心校,1957年在石门创办广西第一间民办初中。从上个世纪到现在,石门村人才辈出。解放前,石门考上大学的有10人;解放后,石门村出国留学的有7人,博士生导师1人(谭永红,现任桂林电子工大校长)。在读博士后1人,硕士研究生8人,大专以上的203人,中专107人。其中正省级1人(蓝庆蔚,早年在苏联参加周恩来组织的地下党,回国后参加八路军,后来成为解放军某军区的司令员),厅级干部3人,县处级28人,科级52人,军队干部15人(团级2人,营级5人,连级8人),有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51人。
2、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石门村地处安溪县感德镇东北部,距离镇区12公里,与剑斗镇、永春县横口乡毗邻,是革命老区村之一,全村总人口3089人,分24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角落。全村山地面积22000亩,耕地面积1140亩,茶园面积2600亩,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茶叶为主与外出劳务相结合,村内建设水电站1座。
3、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洲泉镇石门村石门村位于一代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故乡石门镇桐乡市西北部,背靠着悠悠古运河,同石公路横穿越村内,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349户,总人口1179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2264万元,实现了税率收入13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90元。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石门村党支部、村民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强经济、促发展”的要求,对照“全省小康示范村”的建设要求,加大投入力度,狠抓软硬件建设,村容、村貌和村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达到了“局部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各类配套设施齐全”的目标。实现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努力把石门村构建成为村强民富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4、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西江镇石门村石门村位于西江镇东部。东与坝子村,南、西南与瑞金云石山乡,西与瑞金云石山和本镇莲石村,北与莲石村相邻。总面积3.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71亩,22个村民小组,582户,3136人。主要农作物是稻。该村石灰石丰富,烧制石灰历史悠久;地下水资源丰富,特别是灌塘泉,水质好、恒温、无污染。
5、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茅塘镇石门村茅塘镇石门村位于涟源南部山区。这里,曾经是湘中地区最贫困的一个山村。然而,不甘贫穷的石门农民由闯荡四方提蓝小卖起步,在积蓄了一定的资金后,又纷纷返回家乡办厂兴业。十年时间,蓬勃而顽强的草根经济迅速发育壮大,一个以民营工业园区为依托的现代新村拔地而起。石门人用自己的双手在这方曾经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改天换地的神话。
不足两平方公里的石门村,工业园区和街道就占了全村面积的一半。以五江集团为骨干,这里会聚了由28家企业形成的企业集群,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搪瓷生产基地和保温瓶生产基地,包括10个系列20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二十多省,远销西欧、俄罗斯及东亚、西亚等十多个国家,年工业总值突破4亿元,年出口创汇达600万美元。草根经济的蓬勃生命力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以工业反哺农业,以现代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石门村以肉年养殖加工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也如火如荼。由五江集团投资1.5亿元的天华牧业有限公司,引进国外优良肉牛品种安格斯牛与本地黄牛杂交,通过与中科院动物遗传研究所合作,采取先进的胚胎分割移植手术进行繁育,成功培养出适合南方地区喂养的优质肉牛品种—湘中黑牛。天华牧业由此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良种肉牛繁殖基地。为了普及和推广湘中黑牛,为广大山区农民提供一条切实的致富门路,天华牧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在涟源及周边县市发展基地20多个,发展规模养殖户12000多户。农户喂养一头由天华牧业供种的湘中黑牛,比喂养一头本地黄牛要多收入一千元以上。
2005年,天华牧业投资5千万元,建立了可年屠宰10万头肉牛的现代化屠宰加工厂。天华牧业生产的“湘中黑牛”系列牛肉产品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向2008年北京奥运推荐产品,将走上北京奥运餐桌。2005年,天华牧业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天华牧业的龙头带动下,石门村其他村民也纷纷加入肉牛养殖行列。全村共发展肉牛养殖大户20户,肉牛存栏达600多头,种植牧草800多亩,建沼气池30余个,有效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改善了全村的生态条件。
为了打造一个洁净舒适的人居环境,在企业主们的鼎力支持下,近三年来,石门村先后投入2000万元进行街道的绿化、村级公路的硬化以及基础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的配套。完成了2400米主要道路的硬化和绿化,修建了6600米通组水泥公路,完成了村小学的建设改造,建起了垃圾填埋场,自来水送到了家家户户。党员电教室、村级图书室、电脑室、标准化篮球场、娱乐健身场等文化设施一应俱全。还组建了两支腰鼓队。工余时间读读书、上上网、健健身已成了石门村大部分村民的生活习惯。在早晨和傍晚,在草地河畔,在健身场所,在球场广场,都可见三五成群的人或翩翩起舞,或散步谈心,或打球运动,成为了石门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秀美的村庄、健康的风尚、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营造了石门村良好的人文环境。连续5年,石门村被涟源市评为治安模范村,计划生育先进村。2005年,石门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2006年,被确定为“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6、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阿旺镇石门村该行政村隶属东川区阿旺镇,距阿旺镇政府所在地10 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辖马安、中山、小海等12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18户,有乡村人口1730人,其中农业人口1730 人,劳动力1045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05人。
全村国土面积15.61平方公里,海拔2300米,年平均气温9 ℃,年降水量1300毫米,适合种植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534 亩,人均耕地0.99亩,林地9906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49.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8 元。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1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1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534 亩(其中:水田194亩,旱地1340 亩),人均耕地0.99 亩,主要种植包谷、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 9906亩,草地11975 亩。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有路灯。全村有305户通自来水,有11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39%)。有424户通电,有19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9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45%和4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5户(分别占总数的13%和 13%)。
该村到镇道路已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距离最近的车站1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0公里。摩托车3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90亩,有效灌溉率为13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9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2 亩。
到2006年底,全村有5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5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2个自然村已通路;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 5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3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7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49.8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6万元,占总收入的31 %;畜牧业收入95万元,占总收入的3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208 头,肉牛130 头,肉羊815 头);第二、三产业收入15.87 万元,占总收入的7 %;工资性收入63万元,占总收入的26%。农民人均纯收入98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和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2人(占劳动力的8%),在省内务工82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6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0.08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包谷、特色产业。
该村建有小学1 所,校舍建筑面积350 平方米,拥有教师7 人,在校学生134人,距离 阿旺镇中学10 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34 人,其中小学生105 人,中学生29 人。
村委会驻地石门坎得名。清属东川府清宁里,民国属会泽县小营乡。1952年属驾车区阿旺乡。1958年划归东川市,属新村区。1959年属阿旺人民公社设石门管理区。1961年划归小营公社。1964年底划归寻甸县。1966年属阿旺公社,石门大队,后改名红门。1981年复名。1984年5月重新划归东川市,改设乡,属阿旺区公所。1988年1月改建为村公所,属阿旺乡人民政府。2005年撤乡并镇,隶属阿旺镇人民政府。石门村位于阿旺镇西面,南、北、东分别与该镇木多、发罗、阿旺三村相连,西与寻甸县金源接壤。属阿旺镇高寒山区,它最低海拔2400米,最高海拔3200米。全村所辖面积15.61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534亩,林地面积9906亩。石门村有人口1670人,12个村民小组,是阿旺镇重要的彝族聚居地,有699人,占全村人口的41.86%,主要分部在拖潭4组。
7、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扬溪镇石门村石门村地处扬溪镇东部,东南部与伏岭镇相接,扬北公路中心点。全村区域面积8.1平方公里,有石门、岭下、近坑3个自然村,分为5个村民组,1780人,其中党员38名。全村土地总面积10408亩,其中水田1050亩,桑园310亩,山林面积8336亩,森林覆盖率达74.8%。村集体办有油厂、茶场、水库等。
石门村历史悠久,为全县人口大村之一,人杰地灵,从这里走出一大批有相当影响的知名人士,其中被誉为“徽帮菜系”创始人之一的路文彬是该村人氏,现在路文彬的后裔继承祖业,为徽菜的振兴奋力拼搏,享有一定的声誉。石门村古迹众多,具有一定的旅游资源,现还保存全县为数不多的古戏台、古祠堂及古民居,还有近年恢复修建的狮山景点,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2006年以来,该村抓住被确定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机遇,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广泛深入宣传动员,集思广益编制规划,全员参与美化环境,突出重点发展产业,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村民们养成了垃圾入池、柴草入院、畜禽入圈的良好习惯,各种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村民生活居住环境得到美化。在扬溪镇党委、政府和旅外人士关心支持下,投入资金1.3万元,在全村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安装路灯76盏,方便村民夜晚出行。建造两所休闲广场共达200余平方米,并安装健身器材,方便村民休闲娱乐。目前,全村大大小小的路面都得到硬化,实现了“户户通”。2007年,利用县水务局安全饮水工程,投资32.3万元解决了836人吃水难的问题。聘请卫生保洁员2名,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建立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扎实开展“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村民树立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娱乐方式,以及符合时代特色的邻里关系。2004年、2005年、2007年三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荣誉称号,2008年6月又被宣城市授予“文明村”荣誉称号。
8、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迤车镇石门村该行政村隶属会泽县迤车镇,地处迤车镇东边,距镇政府所在地7.00公里,村委会驻地到镇政府已通公路,但全村大多数小组至今未通公路,交通不方便,距离县城110公里。东邻马路乡脚泥村委会,南邻迤车镇中河村委会,西邻乐业镇黑山村委会,北邻石门村委会。辖石门、小桥等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18户,有乡村人口1046人,其中农业人口1044人,劳动力72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54人。
全村国土面积13.00平方公里,海拔2,140.00米,年平均气温12.50℃,年降水量780.00毫米,适合种植 烤烟、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950.00亩,人均耕地0.9亩,林地5,609.1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6.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78.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9、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石门村石门村位于顺榆路东段北侧,紧临顺鑫石门市场。全村土地总面积1098亩,其中耕地20亩,建设用地350亩,农村居住用地350亩。全村总户数479户,总人口1137人,其中农业户479户,农业人口1137人,姓氏以李、刘、杨为主。
石门村党支部成立于1950年。始建于明代,因村西有一石门为过往通道,故名石门村。1999年实施旧村改造,现村民已全部迁入新型住宅楼。村址为顺义西二环、外二环、顺榆路、顺沙路四面环拥。与首都著名经济廊道六环路比肩相顾,距国门空港仅十分钟路程。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为村集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村民主要以从事服务业、加工制造业为主,而、三产业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独有的地理位置加上村民的勤劳智慧,使村集体经济、村民生活水准有了质的飞跃。2006年上半年完成了石门小区的绿化、硬化工程、天然气、宽带网络入户,把石门小区建设成为舒适优美的健康生活型宜居小区。
10、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普淜镇石门村该行政村隶属祥云县普淜镇,地处普淜镇北边,距 镇政府所在地25.00公里,到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60公里。东邻格子,南邻杨家屋,西邻下庄,北邻云里厂。辖1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14户,有乡村人口2174人,其中农业人口2160人,劳动力118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96人。
全村国土面积21.60平方公里,海拔 1,960.00 米,年平均气温15.00 ℃,年降水量783.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575.00 亩,人均耕地0.7亩,林地18,408.00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9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3.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为主。
11、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陆埠镇石门村石门村地处位于陆埠镇南山区一个行政村落,东连陆埠杜徐岙村,西连梨洲街道燕窝村,南连梨洲街道上王岗村,共有(石门、下鲁、上岗、鲁岙、江沿山)五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750户,总人口2073人,女性985人,其中18—55周岁为585人。外来人口占村总人口5%,山林面积10470亩,耕地400余亩,有山塘小水库7座,有十里溪道,家庭小工业30余家,当前村级经济年收入10万元,主要靠集体房屋租赁和村级留管山1000亩的竹,木、笋两块收入。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文明小康村为目标,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农、林、牧、副、养殖业的全面发展。加快石门村旅游资源的开发,2005年以来,石门村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工作,西岙至石门公路改造,石门至上岗的公路建造通过验收,第一期饮用水工程通过验收。村庄整治基本完成“五化”,村庄绿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溪道净化、道路洁化。为石门的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在抓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教、卫生保健、计生均达标。[1]
12、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马剑镇石门村石门村位于马剑镇东北部,距马剑集镇有6公里左右路程,石门村依山傍水,村风朴实,石门总村包含3个自然村,分别为永新、上山头、石门。石门村共有488户农户,总人口有1408人,水田面积有406亩,旱地面积为71亩,林地面积为15854亩。[2]
13、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石门村石门村位于一代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故乡石门镇中部,围绕石门镇镇区,背靠着悠悠古运河,同石公路横穿越村内,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347户,总人口1131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52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85元。全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分别获得桐乡市“三无达标村”、桐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桐乡市“文明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3]
14、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九峰乡石门村石门村因村对面两座悬崖貌似两扇大门而得名,500 多人口,居住集中,村内溪流潺潺、绿树成荫,自然风光独特。[4]
15、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豆沙镇石门村该行政村隶属盐津县豆沙镇,地处豆沙镇东边,距 镇政府所在地0.5公里,到镇道路为街道,交通方便,距县22公里。东邻黑喜、石缸,南邻关河,西邻大关县吉利镇鱼田村,北邻万古、中和天宁村。辖区内5个自然村,3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017户,有乡村人口7338人,其中农业人口5660人,劳动力235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65人。
全村国土面积30.99平方公里,海拔1980米,年平均气温18.6℃,年降水量112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马铃薯、红苕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605亩,人均耕地0.83亩,林地26417.5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847.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93.5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务工为主。[5]
16、山东省即墨市龙泉镇石门村村庄由来
在即墨城东北13公里,莲阴河西岸,农历二、七逢集。《即墨蓝氏族谱》记载:宋、金时期,蓝氏即世居此村。因村东有双石对立路侧,形似门,故村名石门。至明永乐时(1403-14240,张姓自云南迁来。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
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1473亩。2006年,全村共有350户,总人口为1090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809人。
经济发展
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578吨,经济总收入为140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6280元。[6]
17、广东省云浮市前锋镇石门村石门村位于前锋镇的西南部,村委距离前锋圩镇11公里,面积10.02平方公里。全村共有376户,总人口1719人。
石门村共有9条自然村,其中庙角村是生态示范村。石门村受传统习惯影响和新兴温氏集团辐射,该村委以养殖业为主,有养鸡专业户110户,年产肉鸡160万只,是前锋镇肉鸡生产的主产地。发展柑桔种植也是石门村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发展迅速,现已发展到1000多亩,主产沙塘桔、贡柑。
2006年12月16日,在该村曾发现一只奇怪的小动物,经云浮市林业局野生动物物种专家鉴定,它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蜂猴。
18、云南省元阳县黄茅岭乡石门村石门村隶属元阳县黄茅岭乡,地处黄茅岭乡的东南部,东与金平县老猛乡隔河相望,南与黄草岭乡接壤,西邻夕欧村委会,距乡政府所在地19公里.辖大石门、小石门、中寨、新寨、岩子头、土地寨、芭蕉寨、草果丁、石安村、岩子新村、土新村、龙富村、千喜村、芭新村、金三角村、迁富村等1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878户,有乡村人口3953人,其中农业人口3946人,劳动力251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375人。
石门村委会有国土面积28.98平方公里,海拔 1,54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18毫米,适合种植核桃、花椒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070亩,人均耕地1亩,林地10,845亩。[7]
19、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青龙镇石门村石门村隶属青龙镇白塔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青龙镇南边,距离村委会1.5公里,距青龙镇人民政府所在地2.5公里。国土面积有2.04平方公里,海拔1845米,年平均气温14.7℃,年降水量881.6毫米,适宜种植粮食、蔬菜、烤烟油菜、水果等农作物。有耕地95亩,其中人均耕地0.76亩;有林地2955.4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1户,有乡村人口130人,其中农业人口125人,劳动力9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3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3.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99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收入为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