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钟杰

人物小传浦钟杰(1871—1950),字在廷,云南宣威市人。是名震西南著名的爱国民族实业家,云南有名的火腿大王,被孙中山授予少将军衔,获五等嘉禾奖章,邓小平的妻子卓琳之父。享年80岁。
浦钟杰——商贾将军◇《商贾将军》是根据邓小平同志夫人卓琳同志的父亲浦钟杰 ( 字在廷 ) 先生富有光彩的传奇人生而编撰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剧本经过多位名家之手磨练打造而成。
◇历经清末、民国、抗战三个历史阶段,溥在廷虽出身书香门第,骨子里却透着一股侠气、英气、豪气、大气、正气,是一位商界奇才。他在与旧社会各种黑暗势力、土匪、地霸、官绅、军阀的较量过程中,体现出浦在廷先生以德经商、急公好义、支持革命的可贵情怀。
◇少年钟杰(浦在廷)极富叛逆精神。他不愿依其父兄“学八股、考科举、走仕途”的期望,向往马帮走南闯北冒险赚钱的生活,几次冲破家庭阻扰随马帮出走探索新的人生之路。历尽风险磨难成为马帮道上赫赫有名的大“马锅头”。
◇实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青年钟杰(浦在廷)思考并探索实业救国之路,他从加工经营家乡特产——“宣威火腿”着手,组建了云南较早的股份制企业——云南“宣威宣和火腿股份有限公司”,还受蔡锷将军的启发,引进了云南工商史上最早的罐头生产线,生产火腿、水果罐头。于是,“宣威火腿”声名远播,香飘海内外。
◇由于时代动荡,战乱频频,政治腐败,匪患横行,“宣威火腿有限公司”破产。不屈不扰的钟杰(浦在廷)坚韧顽强,再度崛起,又先后组建了“大有恒”公司和“兄弟食品罐头有限公司”,重振雄风。
◇成功的钟杰(浦在廷)更为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关心社会公益事业。讨伐逆贼袁世凯的护国军途经宣威城,身为宣威商会会长的钟杰(浦在廷)成为护国军宣威兵站的负责人,他倾其所能积极组织地方力量支持护国军的正义之举。与蔡锷、唐继尧、范石生等爱国将领结成好友。
◇中年钟杰(浦在廷)爱国之情日增,因商从戎。毅然追随民主革命之父——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成为驻奥滇军军需处处长。滇军平息陈炯明叛变有功,孙中山下令嘉奖。钟杰(浦在廷)被授予五等嘉禾勋章、少将军衔。支持孙中山倡导的民主革命,钟杰(浦在廷)倾其全力。其二儿子承纲被送至黄埔军校学习,成为黄浦一期学员,之后参加北伐。钟杰(浦在廷)商业开发亦获成功。宣威“双猪牌”火腿在展销会获金奖。孙中山大总统亲笔题写“饮和食德”,褒扬钟杰(浦在廷)人品及产品。钟杰(浦在廷)成为名副其实的“商贾将军”。
◇孙中山病逝,革命遭受挫折,钟杰(浦在廷)被迫害退出军界。淡出“江湖”的他在晚年又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了一桩最为成功的生意——组织马帮长途贩运大米赈灾。以其过人胆识和商业智慧战胜阴险狡诈的粮商,解救了家乡成千上万的饥民。实现了“急公好义”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