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Institute of journalism,Peking University,简称IOJ
机构简介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正式成立。此为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也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校长蔡元培为该会拟定了简章,规定其宗旨是“灌输新闻知识,培养新闻人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新闻的范围、选题、采访、编辑、通讯方法以及报社和通讯社的组织等。会长由蔡元培担任,由留美归国的徐宝璜教授和著名记者邵飘萍任导师。徐、邵等利用星期日上午给会员讲课,传授新闻学知识。该会还出版了《新闻周刊》,这是当时中国唯一传播新闻学知识的报纸,也是中国最早采用横排式的报纸。新闻学研究会在历史上存在时间不长,至1920年12月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2008年4月15日上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正式恢复成立,并聘任首批10位海内外知名学者担任研究会导师。
2008年4月15日上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正式恢复成立,并聘任首批10位海内外知名学者担任研究会导师。仪式上,北京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会长许智宏教授宣布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恢复成立,并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学术总顾问邵华泽教授一同为研究会揭牌。

恢复成立后的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名誉教授方汉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邵华泽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任学术总顾问,北京大学社科部部长程郁缀、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赵为民、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曼丽、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刚、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吴廷俊、日本龙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卓南生教授等担任副会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宁树藩、丁淦林、童兵,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玉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吴廷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建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少南和日本龙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卓南生教授成为首批受聘的10位导师。仪式由北京大学赵为民教授主持。
恢复成立后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将秉承历史传统,在开展新闻史论研究的同时,努力关照社会现实,以学术研究服务于新闻人才的培养。鉴于新闻史研究在目前新闻学研究中的重要位置,恢复后的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将增加这方面研究的内容和比重;对新闻业务的研究,也将注重学理层面,逐渐形成新闻史论研究的特色。研究会除了举办专题研究、主题年会等学术活动外,还将借助一年一度的“北京论坛”,加强与全世界范围内的学者、专家的联络和沟通,提升合作、交流的规格与水平。
历史上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创建于1918年10月14日,由时任校长蔡元培亲自发起并担任会长,由徐宝璜和邵飘萍任研究会导师。研究会活动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却在中国近代史和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系统讲授并集体研究新闻学的学术团体,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学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研究会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新闻学》,创办了第一份新闻学期刊《新闻周刊》,这些开风气之先的创举也确立北京大学在中国近代新闻学教育和新闻学研究方面的特殊地位。
机构主页http://ioj.pku.edu.cn/
机构组成会 长:
许智宏 北京大学校长、教授

学术总顾问:
方汉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名誉教授
邵华泽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范敬宜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导 师:
宁树藩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丁淦林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赵玉明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吴廷俊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
童 兵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尹韵公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教授、所长
刘建明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陈力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李少南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卓南生 日本龙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教授
副 会 长:
程郁缀 北京大学社科部部长、教授
徐 泓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
赵为民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程曼丽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陈 刚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吴廷俊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
卓南生 日本龙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教授
秘书长:
程曼丽(兼)
副秘书长:
孙 华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