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涧镇
【区域概况】

漕涧镇位于云龙县城西南部,东与旧州镇相连,南与保山市瓦窑乡接壤,西与保山市汶上、瓦马相邻,北与泸水县老窝乡以打虎箐沟为界,位于东经99°、北纬26°。
漕涧镇地处大理、保山、怒江三地州结合部,是大理州的西大门,通往怒江大峡谷的必经之地,漕涧镇国土面积为393.65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海拔2040米,漕涧坝子的海拔介于1950—2120米之间。全镇耕地面积32560亩,其中旱地21700亩(坝区1500亩),水田10860亩(坝区10250亩)。坝区耕地面积27250亩。人均耕田(地)1.04亩。漕涧镇处在雨量多、气候冷凉的三江流域的高原盆地上,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3.4℃,全年日照不足。1998年被定为云龙县的重工业经济中心。是大理州20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
【历史沿革】

漕涧镇有悠久的历史,曾有新石器时代文物和汉代青铜器出土,据专家考证,漕涧地区曾是西汉时 唐县的治所。漕涧古称“早竹”村,明朝洪武十五年在今仁山村设漕涧土千总。清初改为荣里,民国初改不第四区,并设立县佐,民国十九年改为第五区,到民国二十五年裁撤,民国二十八年又改为永丰乡,1949年改漕涧区,1955年3月划归怒江州泸水县,当年11月份归回云龙县,1984年改为漕涧镇,一直沿袭至今。[3]
【行政区划】
漕涧镇辖7个村民委员会,200个村民小组,156个自然村,2007年末全镇总人口34311人,其中白族25624人,汉族4853人,彝族805人、阿昌族2415人,苗族538人,其它民族76人。
漕涧村:3727户,40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11501人
仁德村:1235户,28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村,4423人
仁山村:1284户,20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4964人
铁厂村:1199户,38个村民小组,33个自然村,4348人
大坪村:846户,30个村民小组,35个自然村,3355人
鹿山村:753户,25个村民小组,25个自然村,3310人
新胜村:589户,19个村民小组,26个自然村,2410人[1]
【经济发展】

2007年共种植泡核桃3863亩,全镇泡核桃已达7.2万多亩,优质泡核桃基地规模基本形成。三是畜牧业发展形势良好。全镇大小牲畜存栏73289头(匹、只),出栏53400头(匹、只),同比增长6%,全镇共有养殖专业户30户,建成牛养殖示范小区3个,黑山养殖示范小区1个,活畜流通专业户20户,畜产品加工7户。[2]
【文化教育】
有一所县级中学——云龙二中,现有教职工104人,高中专任教师60人,初中专任教师27人,上学年在校高中生717人;有 2所镇级初级中学,现有教职工77人,上学年三所中学在校初中生1884人;有10所村级完小,2个初级小学,20个村小学校点,上学年在校小学生2900人。今年全镇教师编制275人,其中初中教师77 人,小学教师198人,中小学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14人,专科学历139人,中师学历60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