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闸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三闸镇地处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北郊8公里处,近靠张掖火车站,与东北郊工业园区接壤;现辖12个行政村,112个合作社,4548户,17497人;辖区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3.8万亩;现有各类企业308户,其中骨干企业20户,并已形成以文化用纸、工业用布、电力、塑料编织、精制面粉、新型建材等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格局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畜牧业的农业结构调整模式。2008年全镇共落实种植面积3.9万亩,其中:玉米1.75万亩、小麦8106亩、制种玉米7667亩、甜菜2507亩、蔬菜1461亩(番茄781亩、甘蓝140亩、高效日光温室面积151亩、大棚蔬菜230亩)、西瓜416亩、油料64.5亩、其它作物1278亩;全镇牛、羊、猪的饲养量分别达到1.1万头、4.4万只、2.5万口。

三闸镇2006年,预计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3亿元,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1.76亿元,增长17.8%,完成工业增加值7000万元,增长16.7%,完成农业增加值6000万元,增长5.6%,完成财政收入3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88元,比上年增加203元

1、工业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迅速。充分发挥该镇工业企业的规模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推进体制改革,不断规划和完善企业管理,以市场为导向,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按照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的总体思路,以新上项目和企业挖潜改造并重,不断加大新技术的引用和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全镇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张掖市西龙热电公司投资1000万元,对原发电机组进行设备更新改造,4号机组已于2004年投产发电,3号机组已于8月初投产运营,年发电量可达1.2亿度,产值可达3600万元,实现利税800万;水泥厂也多方筹资,加大技改步伐,建了新窑,改进了球磨机,提高了生产能力,年产量由投改前的3万吨增加到8万吨;天元包装公司投资45万元,对拉丝机进行重新改造。光宇纸业公司在抓企业技改的同时,积极引进造纸方面的尖端人才,参与企业生产管理和技术改造,先后投资600多万元新上了环境项目和纸机节能项目。8个砖厂形成了协会管理。全镇形成了以高档书写纸、电力电能、工业用布、塑料编织、精制面粉、优质建筑材料等产品为主的工业企业规模和优势

2、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产业富民,压粮扩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工作思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逐步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目标。2006年全镇玉米制种、蔬菜制种等为主的订单农业面积达34281亩,菊芋种植173亩,甜菜1500亩,新建成连片50座日光温室示范点2个,全镇种植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注重畜牧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优化畜禽结构,提高畜产品的品质和产出率,有效地促进了全镇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状大,全镇已建成养殖示范村4个,建成养殖示范社20个,培育养殖大户351户。至目前,全镇猪存栏8000头,鸡存栏4.6万只,羊存栏26747只,牛存栏6400头

3、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思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新建村结合新农村建设,建成连片75户的小康住宅示范点;先后投资100万元完成了庚名、红沙窝、杨家寨3个村办公楼建设;镇政府投资138万元,修建了高标准老年活动中心;投资150万元完成了天桥、新建村15公里村级主干道建设。全镇程控电话入户率达88%以上,开通了有线电视,丰富了文化生活,移动电话、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及小轿车已开始进入农户家庭,农村信息化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4、精神文明及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以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沿路制做宣传牌300多个,结合党务公开工作制作公民道德、乡风文明等内容的喷绘宣传栏,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张旗鼓地进行“双文明户”的评选、挂牌、命名和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家庭文化、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资源优化配置。计划生育工作步入规范,农村人口素质得到较快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开展,疫病防治防控能力得到加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