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恭治中牢
【原文】鲁恭为中牢令(中牢县的县官),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朝中大官)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zhì,俗称野鸡)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据《后汉书》改写)
【译文】鲁恭担任中牢县令,注重用道德来感化人民, 不采用刑罚的方式. 尹袁安听说以后, 怀疑这不是真的,暗地里派人前往看看核实.那个人跟随鲁恭行走在田间小路,一起坐在桑树下,有野鸡跑过,停在他们身旁,旁边有个小孩,那个人问:“你为什么不抓它?”小孩说:“野鸡刚生小鸡,不可以捕捉”。那个人感到惊讶起身,和鲁恭告别说:“我之所以来,是想观察一下您的政绩。现在螟虫不侵犯中牢县境,这是第一个让人惊异的地方;您连鸟兽都能感化,这是第二个让人感到惊异的地方;小孩子都有仁慈的心,这是第三个让人惊异的地方。我在这里住得久了,只会打扰贤明的人。我会赶紧回去,把这些情况报告都报给袁安听的。”
【注释】①令:县令
②任:任用
③阴:暗地里
④阡陌:田间小路
⑤俱:一起
⑥决:辞别
⑦徒:只,仅仅
⑧状:报告
⑨白:给
⑩安:袁安
【文言知识】徒。除解释为“白白地”此外,还可解为“只”、“人”等。上文“久留徒扰贤者耳”中的“徒”,解释为“只”、“只会”。又,“歹徒”、“匪徒”,这“徒”是指坏人。
【启发与借鉴】一个政治上上了轨道的地方或国家,既重视法治,又重视德治。忽视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对的。
【思考与练习】问:“久留徒扰贤者耳”中的“贤者”是指谁?
答:鲁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