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坊村
1、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安仁镇刘坊村地名由来

刘坊村,属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安仁镇政府所在地,是安仁镇中心村。安仁镇取《易经》“安土敦乎仁”之义及先世居住在松阳安仁坡,故以“安仁”名之,不忘所自也。安仁溪穿境而过,镇以溪为名。安仁自然镇又以“民俗仁厚,居者安之”取名。自然镇由三坊组成,古时称西溪、南涧、东湖系取名于溪流方位。五代年间,项、刘两姓人民自松阳迁此定居,遂将南涧以姓氏取代,改名刘坊村。
基本概况
刘坊村辖兰师畈、上岙、半岭四个自然村,全村现有人口1125人,310户,14个村民小组。全村有水田面积1040亩,山林面积4300亩,村民经济来源以制黑木耳菌种和木制玩具为主。
民间文化
具有久远历史的安仁板龙一直是村民喜爱的民间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刘坊村都要举行盛大的迎板龙和花灯活动。据考证迎板龙始于五代,由刘、项两大家庭开创并流传至今。板龙造型独特,制作精美,具备了中华民族“龙”的全

部特征,牛头、狮面、鹿角、蛇身、凤爪、鱼尾巴,每逢元宵之夜,整个安仁古镇就成了龙的世界、灯的海洋,迎龙灯迎出了刘坊人的凝聚力,迎出了刘坊人的精神风貌,2007年1月安仁板龙已被列入龙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刘坊村两委带领村民在重视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展望未来
天道酬勤,展望未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刘坊人同心同德,和衷共济,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根据安仁镇村镇建设总体规划,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对刘坊村建设进行同步规划,加快刘坊村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共同创造和谐文明进步的新刘坊而努力奋斗!
2、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安乐乡刘坊村基本概况

安乐乡刘坊村系宁化县安乐乡第二行政大村,耕地面积2880亩,山地面积13200多亩,位于宁化县南部,东与清流县卢水村交界,南与清流县里田乡毗邻,至里田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西邻夏坊村,北与本乡马家村接攘,至县城关30公里,204、205省道在我村交叉而过,交通状况十分便利,现全村人口1820多人,400余户,下辖5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
历史沿革
刘坊村原属福建长汀管辖,旧称福建省汀州府会同里刘坊村,刘坊村因开基始祖姓刘而得名,始祖刘公于唐代自赣入间,开基立业定居刘坊繁衍生息。后有俞、卢、曹等姓村民入村定居,现今各姓村民和睦相处,安基乐业。
革命传统
刘坊村系革命老区基点村,村民乡风淳朴,为人忠厚突出,早在中国国内革命时期,涌现出—批以刘启栋为代表的中国革命解放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他们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精神至今在我村已传为佳话美谈。
经济发展
刘坊村古代以耕种为主,农闲时偶也外出经商、务工,以补贴家需之用,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号召我村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种植烤烟是我村的主要经济采源,同时,水稻、辣椒、地瓜等多种作物同步并趋,现在我村广大村民创建平安刘坊,为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努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