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珠

张丽珠,白族,大理市喜洲人,1921年生,女,中共党员,中国著名的妇产科医学专家。1988年3月她开创了中国首例试管婴儿,使中国跻身于国际领先水平。她被称为“送子观音”、“试管婴儿之母”,受到国内外医学界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194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44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颁发的医学博士学位。1941年- 1951年受聘于英国做妇产肿瘤及临床。1951年回国。1986年主持国家 “七·五”攻关课题“优生—早期胚胎的保护、保存和发育”,培育 了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主编有《中国 大百科全书·妇产科分册》、《妇产科临床经验教训101例》等。
1988年3月10日上午8点56分,在北京医科大第三临床医院, 随着由张丽珠教授主持的中国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呱呱落地,标志着新中国生殖科学实现了一个新的突破。如今已87岁的她,仍然不失端庄素雅。1951年,她辞掉伦敦的工作,执意要回到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那时少数西方国家对中国人归国还索要“入境准许证”,否则不卖给船票等。但张丽珠还是冲破种种阻挠,回到了祖国,并且回到上海还遇见了一同回国后来成为她丈夫的中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科院院士唐有祺先生。她说那时在行程中第一次看到五星红旗,禁不住热泪盈眶。
谈到1951年从英国回来,为什么从事妇产工作并进而研究试管婴儿。她说,人生有许多机遇问题,就像最初在“航空救国”的感召下,她考取了南京中央大学航空学院,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去成,之后才到了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无论刚回国后从事肿瘤研究还是后来的生殖内分泌研究,她所能选择的是,做一样就要做好并坚持下去。而这一做,就是40多年。
试管婴儿作为一种高精尖的技术,在研究工作开展之初,连个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许多硬件也不具备,资金短缺,只是后来从“自然科学基金”中抽调一部分,工作才得以开展。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人们对试管婴儿这种非自然怀孕的生殖方式是持排斥态度的。即使在今天,人们也不一定能真正理解试管婴儿,张教授说曾有人问过她,中国有那么多人口,为什么还要搞试管婴儿。 她认为试管婴儿与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并不抵触,而是计划生育的一部分。不育症给患者家庭、社会都造成很大的压力和危害,为人治病是医生的天职,包括身体上的和精神上的疾病。她曾分析过6300封不 育症患者的来信,病人的迫切希望让她觉得有责任搞好试管婴儿技术。
事实上,据张教授介绍,试管婴儿技术不能与人工受精混为一谈,这是体外受精。卵子在体外经过培养,精液经过处理,结合成受精卵,然后把形成的胚胎植入子宫内发育。试管婴儿技术属于生殖胚胎学及 生殖医学等。生殖是生命科学里一个重要的核心部分,可以发展到遗传工程。所以北京医科大1984年组织工程研究组,开展试管婴儿研究,张丽珠与同事一次次重复着诱发超排卵、监测卵泡发育、及时取卵、精子获能、体外受精及培植、胚胎移植等实验步骤,直到临床妊娠成功。1998年3月,曾举行过一次活动——许多试管婴儿聚集一起庆祝第一例试管婴儿的10岁生日。看到众多试管婴儿都能健康成长,张丽珠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