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嗣焜
嗣焜(1843-1901),字梅生,江苏省武进人,清光绪二十二年同乡盛宣怀为创办南洋公学,乃亲至其家中,讲明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邀请他出任主持办学。他才概然就任公学第一任总理(即校长)。一面在上海徐家汇购地、建房。一面先借民房招生,主持了公学第一期师范班(中国第一个新学师范班)的开学工作。在他主持公学的4年多时间中先后招收各类学生300多名,派出留学生10余名。经过他几年的经营,南洋公学办学初具规模。清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一日病逝于工作台上。盛宣怀为表彰他的功绩,特奏请清政府为他在国史馆立传纪念。何嗣焜编著有《存悔斋文稿》。
何嗣焜在交大
3月(二月) 何嗣焜总理在徐家汇租赁民房一所,作为临时校舍,开办南洋公学。
3月(二月) 公学物色教习(即教员)人选,并招聘职工,有司事、门丁、斋夫、杂役、更夫等。
3月(二月) 南洋公学为解决师资问题首先设立师范院。由盛宣怀亲自监考,经过严格考试,分4次陆续录取师范生30人,给予“白据”,准予试业两个月后再确定去留和层格。这些学生年龄都在20~35岁间,多为廪、贡、生员。
4月4日(三月初三) 总理何嗣焜批准公学教职工每月付给薪银数目,其中华总教习张焕纶100两;西学教习陆之平暂定40两,待会商傅兰雅后再行确定;学长朱树人、张在新各40两;稽察司事赵烜15两;收支司事黄祖德15两;学习司事汪龙标、江绍墀各8两;门丁1名6500文、斋夫杂役6名共24 000文、更夫2名共9 000文,厨工4名共6 000文。
4月8日(三月初七) 师范院正式开学。为校庆日的来历。南洋公学师范院是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开始。
4月(三月) 公学聘请教育界学问精深、治学有方的名流张焕纶为华课(亦称中课)总教习,聘请陆之平为西学教习,教授算学、化学、格致等课程,并招收厨师数人。
6月6日(五月初七) 总理何嗣焜发布牌示:经试业两月,准予发给陈懋治、张一鹏、黄庆澜、杨志洵、沈庆鸿(沈心工)、朱锡麟、项思勋、姚曾豫、杨振铭、陈懋龢、陈懋功、宣增儒、王植善、朱联杰等人第一层格实据。其志趣尤异,学识兼懋者,合行超拔,陈懋治超拔学长并补给五层格,张一鹏先并给第二层格实据。
6月29日(五月三十日) 盛宣怀照会何嗣焜总理,指出来函关于租房、招生、聘教习、开学日期以及拟定大略章程等事项,都极为周妥,准予照此办理。
7月19日(六月二十日) 何嗣焜总理呈文盛宣怀,报告将师范生分成蓝、绿、黄、紫、红5色为五层格的情况。经对所有取得试业白据的师范生进行了重新考核,除3名请假、3名不合格令其回家外,有24人取得了第一层蓝格凭据,陈懋治同时发给五层红格凭据,并担任学长,张一鹏同时发给第二层绿格凭据。盛宣怀批复:“陈懋治宜益加勉,应照章支给薪金。”
7月19日(六月二十日) 何嗣焜总理呈文盛宣怀,请将师范院所租洋房每月租银120两仍请按季付给。陈懋治超拔学长,从5月份起需每月支薪银40两,陆之平商定每月支薪银50两,又添聘西文教习颜明庆兼教习体操需每月支薪银50两。
10月(九月) 何嗣焜总理制定“南洋公学章程”。该章程共15章,对于各类负责人、管理人、办事人、教习的职责,课堂、卧室、整洁、休假、休息等纪律和相见仪节、程功和督过办法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该章程由何嗣焜总理亲笔书写,公布于大众易见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