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哈达摩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阿什哈达摩崖

在吉林省吉林市东南15公里阿什哈达屯松花江北岸山上。为明代两摩崖文字碑。第一碑刻于断崖绝壁上,坐北朝南,其下临江,距水面高约10米。文字碑通高135厘米,宽70厘米,刻宁三行。第二碑位于第一碑西30米处,坐东向西。摩崖文字周围有一上圆下方碑形刻线,中高122厘米,两侧高1肥厘米,上宽61厘米,下宽62厘米,正书竖刻文字七行。碑文记述了明辽东都指挥司使刘清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洪熙元年(1425年)、宣德七年(1432年)三次率军至此,第一次时修建龙王庙,第三次兼任造船总兵官又重修龙王庙/明实录》卷九十载:“比遣中官亦失哈等,往使奴儿子等处,令部指挥刘清领军松花江造船运粮,今各宫还朝,而军士未还者五百亲人。”摩崖碑文证明吉林市是明朝造船运粮基地,对经营黑龙江流域和开发东北起了重要作用。

为加强对摩崖石刻的保护,1983年在第一碑处修建一阁,第二碑处修建一亭。今摩崖遗迹前方设有陈列室。两块摩崖碑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