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孟昭礼,教授,男,1942年生,山东单县人。我国著名的仿生农药专家。主持完成的“人工模拟银杏杀菌剂研究”获1999年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之首,主持的“人工模拟银杏杀菌剂研制及应用”获2001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四项国家发明专利。

主要从事《植物化学保护》教学和仿生农药研究。现任山东省农业仿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莱阳农学院植保系农药室主任。1999—2000年度被评为“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党员”;2001年获“齐鲁晚报”杯“山东省十大优秀教师”称号,同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技术工作者”,山东省政府记予一等功;200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教学方面,理论联系实际,既教书又育人,教学效果优秀。为本科生主讲过《化学》、《植物病理学》、《植物化学保护》和《昆虫毒理学》等重要课程,在教材内容上力争理论联系实际,把自己和他人的科研成果以及农民的实践经验纳入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指导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外,还与多家公司、企业如山东京蓬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京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诸城园艺场等单位联合组建教学生产实习基地,曾获莱阳农学院“建立长期校外实习基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特别奖。主持组建了农药教研室、农药实验室、养虫室和山东省农业仿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属的小试试验室、中试车间、剂型加工车间、分析化验室、生物活性测定室、温室和人工气候室,为农药等学科的教学研究和制药工程专业的成立及农药学硕士点的申报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主要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并为研究生讲授《仿生农药研究方法》等课程。

在科研方面,先后承担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计委、山东省农业厅和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课题十余项。其中主持完成的“131杀螨剂研究”解决了我省长期积压的三氯杀螨砜5000余吨,挽回经济损失1000万元,推广应用面积400万亩,获得经济效益12000万元;主持完成的“山楂和苹果红蜘蛛抗药性及防治技术研究”,于1990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推广应用面积600万亩,获得经济效益18000万元;主持完成的“梨木虱抗药性及其防治技术研究”于1995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推广应用面积300万亩,获得经济效益9000万元;主持完成的“人工模拟银杏杀菌剂研究”获1999年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之首,主持的“人工模拟银杏杀菌剂研制及应用”获2001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四项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分别为ZL97121045•4、ZL97121037•7、ZL99112528•8、ZL99112525•X。绿帝(银果)的生产技术于1999年以500万元转让给山东京蓬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全国农药转让和山东省农业项目转让记录,该公司已获得农业部登记“三证”,建成了年产10%绿帝(银果)乳油和20%绿帝(银果)可湿性粉剂4000吨流水线,其产品被列为国内“绿医”农药品牌,在国内2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第二个产品银泰的生产技术正在转让之中;上述科研成果应用面积达1787.67万亩,获得经济效益42.21亿元。目前仍承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科技厅和国家科技部3项重大科研课题。

孟教授论著丰富,曾在《植物病理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农药》、《农药学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农药科学与管理》、《莱阳农学院学报》、《中国果树》、《植物保护》、《落叶果树》等刊物上发表了“白果提取液及抑菌作用研究”、“银杏提取液及对四种植物病原菌得抑制作用”、“人工模拟农用杀菌剂绿帝对四种植物病害得药效试验”、“植物源农用杀菌剂银泰对番茄三种病害药效试验”等论文50余篇,其中获得国内外优秀论文各一篇。

在对外服务方面,承担过农业部农药登记试验56个,被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山东京蓬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聘为高级顾问,组建“莱阳农学院植物医院”和“莱阳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研究防治中心”,积极开展科技咨询,面向农民讲课1200余次,发放病虫害防治历和宣传资料36000余份;经常向农民宣传推广科普知识,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孟昭礼教授的先进事迹及他的科研成果,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山东卫视等国内十多家电台和报纸进行了全面报道,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仿生农药的研究。

“灵感来源于知识的积累,而实现灵感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是孟昭礼教授长期科研实践的心得,在他的不懈努力与带领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科研队伍已经形成,并在向更高的科研高峰攀登。

天津大学力学教授孟昭礼,1909年3月12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郑湾村(今属河北省临西县)。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中国最早的超静定结构教材的编写者。长期从事力学研究工作。建立了求桁架结点位移的“闭锁法”和“连杆闭锁法”。提出了适用范围更为广泛的“功”的定义。澄清并修正了“变形体虚功原理的不确切表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