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红塔

云居寺北塔因身曾以红色刷饰,又俗称“红塔”。位于房山云居寺内,塔为砖瓦结构,高30.4米。整个塔身份上下两层,中间有八角形中心柱。上下檐装饰斗拱。两层塔身八面分设拱门及隐作直棂窗。始建于唐辽时期,元、明两代维修成钟鼓楼式。上部宝顶相轮如钟形,中部覆钵如鼓形,下部呈楼阁式。中部有磴可登,底部紧腰处有一周伎乐天砖雕,有反弹三弦的造型以及人面鸟身的美音鸟 《迦陵频迎》。还有古代宴乐场面等各种浮雕。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红塔在景德镇市浮梁县旧城内西面的一个小土堆上,六角七层,每面有二朵铺作,角上有转角铺出,除第二层同第一层的门窗较高无平座外,余各层均有平座,每层平座设有三门,各据一面,余三面无门,各据一面,余三面无门,因墙厚度大,故塔内形成一条长巷。

据《浮梁县志》载:年僧度创,塔高十三丈,宋造,明万历三年,塔重修”。因外墙为红色,故名红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