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光

圆光是佛、菩萨及诸圣神头后的光圈,表示佛法的威仪。圆光内或画莲花、卷草、石榴、团花、半团花或几何纹样等,每层边饰绕着圆光作装饰,特点是对称、连续、均齐、平衡,有严整的格律而又不失其活泼。
圆光因其前置圣神地位的不同,风格各异:佛的圆光多用桃形莲瓣纹和团花,背光多用卷草纹,使佛的形象尊贵庄严。菩萨圆光多用卷草纹,配以半团花或桃形莲瓣纹,使菩萨形象高贵华丽。弟子圆光多用团花,使弟子形象端庄持重。
圆光因时代不同,也有其各自特点:北朝和隋代多用简单的火焰纹为主体,卷草纹为陪衬,直接表现"光明"的寓意。唐代以前的圆光就已经发展成为精雕细镂的圆盘形装饰。唐朝受印度笈多朝风格影响,以多层同心圆为基本结构框架,配以莲花为主的丰富多彩的各类纹饰图案。
宋、西夏的圆光比较简单、相似,但却十分精致。
另:指圆形画心,一般挖嵌装裱而成。圆光可以一个装裱,也可以两个、三个装裱成一幅。
再另:旧社会江湖术士利用迷信心理骗人的一种方法,先念咒语,然后让小孩子看镜子里或白纸上有什么形象出现,胡说凭借所见的形象就可以知道失物的所在或预测凶吉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