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

1、中国海油总经理助理生于一九六一年,杨先生是一位工程师,毕业于石油大学,拥有石油工程学的工学学士学位。杨先生亦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斯隆学者,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于一九八二年加入中国海油,拥有逾二十五年的石油勘探和生产的工作经验。杨先生职业生涯的前十一年服务于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曾任油田开发部经理、油藏工程室主任、研究项目经理和研究项目课题组长。杨先生的第二个十四年工作主要从事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海外业务发展、并购和资本运作。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九年他历任本公司海外发展部副总地质师、副经理、代经理以及本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副总裁。他于一九九九年出任本公司高级副总裁,并于二零零五年十二月获委任为执行副总裁。杨先生于二零零二年至二零零三年间担任本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中国海洋石油东南亚有限公司的董事兼总经理。他亦于二零零五年一月一日获委任为本公司首席财务官。他亦担任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董事。杨先生于二零零五年八月三十一日获委任为本公司执行董事。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八日,杨先生获委任为中国海油总经理助理。
2、中国社会科学院教师简历
1985年一198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
1989年一199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获伦理学硕士学位;
1993年至今在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理论室工作。
研究方向
民族理论、民族教育
研究成果
专著:
《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主编);
《中国穆斯林的礼仪礼俗文化》(主编)《伊斯兰哲学研究》(合著);
《回族文化新论》(合著);
《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同心县回族卷》(合著);
《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解析》(合著)《礼仪纵横谈》(合著);《〈古兰经〉哲学思想》(合著);
《毛泽东民族思想研究》(合著)
研究报告:
《贫困地区民族教育的发展思路》;
《民族研究》1994年第3期;
《论新形势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教育改革》;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宁夏南部山区回族女童教育研究》;
《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
《从宁夏吊庄移民看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教育的发展及其功能》,内部研究报告;
《关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内部调查报告。学术论文;
《伊斯兰教的善功》;
《中国穆斯林》1991年第3期;
《西部大开发和民族教育的发展及作用》;
《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从市场一体化看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
《民族研究》1998年第3期;
《西部大开发中教育的功能及发展》;
《民族研究》2000年第5期;
《回族哲学思想初探》;
《宁夏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回族的礼仪礼俗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回族研究》2000年第1期;
《论中国伊斯兰学者的"认主独一"思想》;
《中国穆斯林》1999年第2期;
《从汉文译著看回族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论邓小平的民族团结观》;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1第1期;
《民族平等团结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福建民族》2001年第1期;
《邓小平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甘肃民族宗教》2001年第1期;
《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少数民族教育改革》;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5期。
主持项目
现主持和研究的项目主要为:
所重点项目“西部大开发中教育的发展及作用”。
3、诗人(1906——1936),笔名杨器人,杨花,又名杨显达,杨建。一生坎坷凄凉,家境赤贫,体弱多病,以教私塾为生。于时局困逼、贫病交加下悬梁自尽,年仅30岁,人称"薄命诗人"。1927年1月,于《台湾民报》征诗中,《小诗》获第二名,《灯光》获第7名,自此活跃于诗坛。主要作品有诗集《黑潮集》、《心弦集》、《晨光集》。小说《一个劳动者的死》、《薄命》,其中《薄命》一篇被胡风编入《山灵》饮誉两岸。
4、河南省语文骨干教师女,1960年11月生,河南信阳人,大专文化,信阳市第七中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河南省语文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信阳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中学生作文辅导“园丁奖”、“优秀辅导奖”获得者,共青团信阳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教育教学论文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论文在天津市《教育改革》杂志上公开发表,教育教学先进事迹被拍成新闻专题片《洒向学生都是爱》在信阳市各县、区巡回播放。
5、云南农民摄影家会泽县五星乡大坪子村公所农民,初中文化,1984年10月参加解放军,1988年5月复员回乡务农。现在大桥乡开照相馆谋生。是昭通市黑颈鹤志愿保护者协会会员,云南经济日报特约记者,云南日报通讯员,春城晚报通讯员。
他的摄影作品《荒流》在中央宣传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开展的“全国环境警示教育图片展活动”中获奖;作品《新村长》、《春意》、《田园》、《演出之前》、《阳光季节》、《村头》、《夕阳西下诗千行》、《高原流云》在兰州开展的“民百杯”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奖。他辅导女儿杨倩拍摄的作品《如此读书》、《从小做起》获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开展的“祖国在我心中”活动摄影大赛中获奖;杨华同时获奖。鉴于以上情况,会泽县人民政府七次对杨华进行表彰奖励。
6、全国第一支青年垦荒队的发起人1932年生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黄村,中共党员,曾任共青农场副场长。1955年8月,他与五名青年发起组织全国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到我省萝北荒原垦荒。1955年、1959年两次出席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并荣获奖章。1985年5月,受到胡耀邦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1955年6月2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舒学恩到北京各区物色青年垦荒队的带头人。石景山区秘书长王召月推荐了西黄村乡乡长杨华。8月5日,杨华和另外4名青年团员在团中央会面。他们提出:不要国家一分钱,用我们的双手,建起新的生活、新的家乡。
8月16日,他们的倡议书一经发表,反响强烈,几天之内,就有700多人报名。全国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诞生了,杨华任大队长。欢送会上,当时的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称赞道:“你们是光荣的第一队,你们的行为,是英勇的行为,是爱国的行为。”
1955年9月4日,杨华带领垦荒队员来到了人烟稀少的萝北荒原,在一个小桦树林中支起了帐篷。
北大荒的10月已开始结冰,为了盖房,队员们把手冻肿了,被冰碴划出道道口子。10月底,杨华带着他的战友们盖起了第一排简陋的草房,喝上了自己打出的井水。
垦荒生活异常艰苦,个别人动摇了,尽管杨华等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但那位领头卷铺盖卷的人仍执意要走。杨华咬破右手中指,在大小不等的几块硬纸板上写下了“我是荒原上的一名垦荒战士,我要永远做个垦荒战士,不做逃兵。要依靠党,依靠群众,去克服一切困难,要把一切献给祖国。”队员们在杨华的带动下,纷纷表示了扎根荒原,战胜困难的神圣愿望。
1955年11月12日,萝北县青年垦荒工作委员会成立,杨华受命担任运输队长。严寒的冬天,垦荒队克服了种种困难,伐木6万棵,运回了可建1200平方米住房的木料;砍柴150万公斤,割草15万公斤,编草帘子1600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56年,萝北青年垦区根据垦荒队员的籍贯,分别建立了八个集体农庄,杨华担任了北京庄主席。1957年,北京青年垦荒队经过三易其址,终于在白云石山下正式选定了住地,这就是现在的共青农场北京庄(第七生产队)。
1959年,青年垦荒队并入了国营农场,杨华先后调任过几个生产队的主要领导。1974年他担任了共青农场副场长。1974年、1979年出席了黑龙江省青年上山下乡积极分之代表大会。
7、丹棱县政府副县长简历:
1983.09--1986.08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兽医专业学习
1986.08--1986.12 丹棱县畜牧局兽医站工作
1986.12--1987.07 丹棱县畜牧局人秘股股长
1987.07--1988.02 丹棱县畜牧局肉联厂党支部书记
1988.02--1993.02 丹棱县农经委股长
1993.02--1995.06 丹棱县交通局副局长
1995.06--1999.03 丹棱县交通局局长、党委书记(其间:1997.06-2000.06省委党校乐山分院法律本科班学习)
1999.03--2003.02 丹棱县农经委副主任
2003.02--2005.12 丹棱县交通局局长、党委书记(其间:2003.03 -2005.07在四川省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班学习;2005.08-2005.09清华大学继教学院公共管理研究生班学习)
2005.12--2006.10 丹棱县双桥镇党委书记
2006.10-- 丹棱县政府副县长
分工:
负责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分管县农村工作办公室、县扶贫办公室、县农林局、县林业局、县畜牧局、县水利局、县农机局、县移民办公室、县气象局。
8、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职务:副教授
二级学科: 遥感基础研究及遥感应用研究学历: 博士
教育经历:
1996.9-1999.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院 应用地球物理专业 博 士
1993.9-1996.7 江汉石油学院(湖北) 地球物理勘探系 硕 士
1989.9-1993.7 江汉石油学院(湖北) 地球物理勘探系 学 士
工作经历:
2001.7-至今 北京师范大学 遥感与GIS研究中心 副教授
1999.7-2001.6 北京师范大学 遥感与GIS研究中心 博士后
研究方向及兴趣:
定量遥感反演理论
遥感尺度效应及尺度转换
资源与环境遥感
数字城市
遥感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海岸带遥感
科研工作:
主持项目
1 2003年1月到2005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直方变差图尺度转换方法研究”(40201037)。
2 2003年1月到2004年12月,校青年基金项目“遥感正则化反演中信息流的控制”。
3 2002年9月到2005年9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课题“地表时空多变要素的遥感综合反演”(G2000077903)。
4 2000年10月到2003年12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子课题“地表二向反射率与地表反照率遥感反演技术研究”(2001AA135050-3-1)。
5 2000年4月到2002年3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子课题“地表时空多变要素的遥感综合反演”(G2000077903-06)。
6 2001年3月到12月,国家“九五”攀登预选项目子课题“多阶段目标决策反演框架建立”。
主要参加项目
2003年5月到2003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项目“SARS传播时空模型研究”(40341002)
—“飞点”模型研究
2000年4月到2002年3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G20000779)
—定量遥感反演理论研究
2002年1月到2004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植被真实结构知识库支持下的遥感物理模型反演”(40171068)
—遥感物理模型反演中的信息量研究
2002年1月到2004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用ATSR-2数据提取地表组份温度的方法研究”(40101020)
—温度反演方法研究
1997年到2001年,国家“九五”攀登预选项目“地球表面能量交换的遥感定量研究”(95-预-38)
—遥感综合反演研究
1996年8月到1999年12月,地矿部“九五”重点科技项目“充电法普查方法技术与解释系统研究”(9505106-03)。
—解释方法研究及系统建立
1996年10月到1996年12月,地矿部“九五”科技预研项目“水污染的地球物理监测技术研究”。
—实验研究
学术论文:
杨华,许王莉,赵红蕊,陈雪,王锦地,定量遥感正则化反演中的信息流及其控制,中国科学,2003,Vol.33, No.8: 799-808.
杨华,李小文,施宏,赵开广,韩丽娟,SARS沿交通线的“飞点”传播模型,遥感学报,2003, Vol.7, No.4: 251-255.
杨华,李小文,高峰,新几何光学核驱动BRDF模型反演地表反照率的算法,遥感学报,2002,Vol.6, No.4: 246-251.
Hua Yang, Xiaowen Li, Feng Gao, Lingmei Jiang, Improving AMBRALS Using New GO Kernel,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2, IEEE, 2002, June, 24-28, Toronto, Canada, IV: 2305-2307.
Hua YANG, Xin DING, Xiaowen LI, Jindi WANG, A traditionaintelligent problem and multi-stage inversio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1, IEEE, 2001, July, 9-13, Sydney, Australian.
Hua YANG, Jindi WANG, Xiaowen LI, Yueqing XIANG, Lingmei JIANG, Xin DING, Modeling and StructuraParameters Inversion of Crop for Multiangular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1, IEEE, 2001, July, 9-13, Sydney, Australian.
Hua YANG, Jinming LI, Study on data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system of time-domain “mise-à-la-masse” method,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1, IEEE, 2001, July, 9-13, Sydney, Australian.
蒋玲梅,杨华,王锦地,李小文,Kimberly J. Schaudt,雪地上的森林冠层混合反照率模型,遥感学报,2003,Vol.7, No.6: 433-439.
Hao Zhang, Hua Yang, Jiao Ziti, Xiaowen Li, Jindi Wang, Xin Ding, Jinbao Liu, Class-based kernels selection for albedo inversion by kernel-driven BRDF model,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3, IEEE, 2003, July, 21-25, Toulouse, France.
Wangli Xu, Hua Yang, Xiaowen Li, Jindi Wang, Information Content of Multi-Angular Remote Sensing Dat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2, IEEE, 2002, June, 24-28, Toronto, Canada, III: 1636-1638.
Lingmei Jiang, Hua Yang, Xiaowen Li, Jindi Wang, Modeling the Albedo of Mixed Vegetation Canopy and Snow,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2, IEEE, 2002, June, 24-28, Toronto, Canada, VI: 3492-3494.
Jiang Lingmei, Yang Hua, Li Xiaowen, Ding Xin, Modeling Effective DirectionaEmissivity of Row Crop, Journaof Remote Sensing, 2002, Vol.6 (Supp.): 38-42.
Lingmei JIANG, Hua YANG, Xiaowen LI, Xin DING, Modeling effective directionaemissivity of row crop,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1, IEEE, 2001, July, 9-13, Sydney, Australian.
李仲来,崔恒建,杨华,李小文,SARS预测的SI模型和分段SI模型,遥感学报,2003, Vol.7, No.5: 345-349.
崔恒建,李仲来,杨华,李小文,SARS疫情预测预报中的分段非线性回归方法,遥感学报,2003, Vol.7, No.4: 245-250.
Hongrui ZHAO, Wangli XU, Hua YANG, Xiaowen LI,Jindi WANG,Hongxia CUI, The maximum entropy algorithm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ikhonov regularization parameter in 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 inversio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3, IEEE, 2003, July, 21-25, Toulouse, France.
H. R. Zhao, H. Shi, H. Yang, X. W. Li, J. D. Wang, X. Zhang, Separating the Radiance Contribution of Land Surface and Atmospher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3, IEEE, 2003, July, 21-25, Toulouse, France.
H. R. Zhao, H. Shi, H. Yang, W. L. Xu, J. D. Wang, X. W. Li, Analys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Structure and EOF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3, IEEE, 2003, July, 21-25, Toulouse, France.
Hongrui Zhao, Xiaowen Li, Hua Yang, Jindi Wang, Xin Zhang, A Two-Step Classification Method with Balanced Spatiaand SpectraInform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symposium on spatiadata quality’03, 2003, March, 19-20, Hong Kong,.
张颢,焦子锑,杨华,李小文等,直方图尺度效应研究,中国科学(D辑),2002, 32(4):307-316.
Hao Zhang, Ziti Jiao, Hua Yang, Xiaowen Li etc, Research on scale effect of histogram,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45(10): 1-12.
Xiaowen LI, Feng GAO, Hua YANG, Jindi WANG, Alan. Strahler, CrystaSchaaf, BidirectionaNDVI and atmosphere-coupled BRDF inversio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1, IEEE, 2001, July, 9-13, Sydney, Australian.
Xiaowen LI, Feng GAO, Jindi WANG, Hua YANG, etc, Bi-directiona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in NaturaScience, 2002, Vol.12, No.2: 115-119.
赵红蕊,阎广建,邓小炼,王锦地,杨华,李小文,一种简单加入空间关系的实用图像分类方法,遥感学报,2003, Vol.7, No.5: 358-363.
杨华,李金铭,时间域充电法资料处理及解释系统应用实例,物探与化探,2001,Vol.25,No.3,P:209-214。
杨华,李金铭,归一化总梯度解释法在充电法中的应用研究,物探与化探,2001,Vol.25,No.2,P:95-101。
杨华,胡文宝,桂峰,李金铭,时间域电磁场偏移成像方法研究,现代地质,1999,Vol.13,No.4,P:455-460。
杨华,李金铭,起伏地形对近矿围岩充电法影响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物探与化探,1999,Vol.23,No.5,P:202-210。
教学经历:
2004.10-11指导本科生1名生产实习:姚谦
2004.9 指导硕士研究生1名:李亚平
2004.9-2005.1 资环、GIS等专业本科生“计算方法”课程
2003.9- 指导理科基地班学生1名:张莹
2003.9- 指导硕士研究生1名:严哲
2003.7- 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1名:李印红
2003.9-11 资环、GIS等专业本科生“计算方法”课程
2003.1- 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1名:施宏
2002.10 指导本科生1名生产实习:郝春燕
2002.9-2003.9 指导理科基地班学生1名:蒲秋
2002.9- 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柳锦宝 崔红霞
2001.9-2002.12 指导理科基地班学生1名:王珏
2001.9-2003.7 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1名:许王莉
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1名:赵红蕊
2002.9-2003.1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计算方法”课程
2000.2-2000.6,资环专业本科生“GIS基础软件与专题GIS设计”课程
1999.9-2000.1,资环学院研究生“定量遥感”课题助教
1997.3-1997.6,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本科生“电法勘探实验”课程的助教
1996.9-1997.1,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硕士生“电法勘探专题”专业选修课的助教
获奖情况:
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科技成果奖“基于先验知识、信息流及其控制的BRDF模型正则化反演方法”,杨华,李小文,许王莉,赵红蕊
服务工作:
2002.9- 2002级研究生班主任
2001.9- 系工会宣传委员
2001年7月 第一届国际热红外遥感研讨会 秘书
2000.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办公室
9、山东大学讲师女,1972年生于河北承德。1996至2003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就读,专业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1999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博士研究方向为海外中国学,2001至2002年,赴美国加洲大学伯克利分校查找论文资料,博士论文《“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论列文森的中国学研究》受到答辩委员会专家的一致好评。2003至2007年旅居美国,期间(2003至2005年)在美国北卡大学语言与文化学院做讲师。2007年11月起,就职于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发表著作有:《人生三味》(中国古代风俗文化丛书)(合著,第一作者),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发表文章有:《列文森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河北学刊》2003年第3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3年第8期全文转载;《列文森的中国学研究特点》,《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1期;《梁启超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三位美国中国学专家眼中的梁启超》,《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11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
中文名(Chinese Name):杨华
英文名(English Name):yanghua
小名( Nickname):华华
笔名(pen name):无心
性别(Gender):男
出生日期(Date of Birth):1987年5月11日 (农历4月14日)
星座:金牛座
生肖:兔
国籍:China 中国
祖籍:山东省聊城市
籍贯:山东省聊城市
民族:汉族
身高(Height):172CM
体重Weight):64KG
爱好(Hobbies):摄影,听音乐 动漫、 看电影 驾车
学历(Qualification):本科
特长(Specialty):创意设计
家庭成员(Family):爸爸 妈妈 我 妹妹
嗜好(Hobby):摄影、电影
对自己的评价(Appraise):认真 细心
座右铭(Motto):努力了就不白费 选择了就不后悔!
最欣赏自己的地方(Appreciate):善良
代表颜色(Represent colour):蓝色
语言 (Language): 汉语
唱片公司(Record company):未签约
◆喜爱(FAVOURITES)
食物Food) :陕西米皮 螃蟹
电影(Movies):Innocent Love
音乐(Music):Rhythm & Blues J FUSION
歌手(Singer):周杰伦 林俊杰
男演员(Actor):陈道明
女演员(Actress):阿娇
颜色(Color):黑 红 蓝
希望到的地方(Places Like To Visit): Las Vegas 巴黎 台湾 韩国 日本
最难忘的事(Unforgettable Events):大一的校园生活
最喜欢数字:7
最怕听到的词:是非
最得意的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最讨厌的事:达不到的目标
最喜欢的事:达到目标
最大的愿望:永远活着
最喜欢的发型:自然
最喜欢的坐姿:自然
最喜欢的料理类型:意大利料理
最喜欢的季节:秋天冬天
最喜欢的动物:熊猫
最喜欢的水果:菠萝 橘子 葡萄
◆个人写作:
《夜的寄托》
窗外的宁静被风吹响,
不尽的思念脑海中映漾。
这个季节充满了无数向往,
我的前方是重复是异样?
《Night sustenance》
The window was the quiet wind blows,
Endless yearning mind Ying Yang.
This season is full of countless longing,
Are repeated in front of me are strange?
------- monan
杨华,男,1964年2月出生,山东微山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先后毕业于山东济宁师专艺术系美术专业和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
9、历史人物杨华,武都仇池人也。父大眼,为魏名将。华少有勇力,容貌雄伟,魏胡太后逼通之,华惧及祸,乃率其部曲来降。胡太后追思之不能已,为作《杨白华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辞甚忄妻惋焉。华后累征伐,有战功,历官太仆卿,太子左卫率,封益阳县侯。太清中,侯景乱,华欲立志节,妻子为贼所擒,遂降之,卒于贼。
10、惠普中国区前副总裁杨华先生 :
1993-2001年连续九年获得High Achiever
1999年获得惠普公司"总裁俱乐部"奖
2003年获得惠普公司"杰出组织发展奖"
杨华,前惠普(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
杨华于1990年正式加盟惠普(中国),专注于为电信业用户提供系统的IT方案与服务,对中国电信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有着深入的见解。
1991年,杨华先生从原来负责10余个部委的销售到专注于电信行业,开始了在中国电信行业的全面耕耘;1992年,杨华先生将第一台HP 9000服务器引入到中国电信行业并获得了一系列的大型项目。之后,在杨华先生的领导下,惠普逐渐奠定了在中国电信行业的市场格局。
1999年,鉴于持续而优异的业绩表现,杨华先生荣获惠普公司“总裁俱乐部”奖,该奖项是惠普总部为业绩突出员工专门设立的,每年,在惠普全球几万名员工中只有100人能够获此殊荣。
2000年,杨华先生全面负责中国惠普在中国电信行业的业务。
杨华先生从2000年接掌这块业务以来,惠普公司在业界取得了排名第一的位置。从2000到2005年经历了惠普和康柏的合并,经历了非常多的困难。
2005年6月17日-18日,2005全球领导力大师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由世界组织行为学大师、领导力大师保罗-赫塞博士一行领衔出席,著名华人学者、《商业评论》总策划兼首任主编忻榕博士全程主持,新浪财经独家全程图文直播。图为18日下午惠普中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杨华先生演讲。

杨华:大家下午好,刚才忻老师高抬我,我没有20年的管理经验。我是1990年加入惠普公司的,从加入惠普公司开始,从市场助理工程师做起,然后做销售,做销售经理,到2000年开始掌控惠普高端电信市场领域的销售工作。大家都知道电信行业是我们蓬勃发展的行业,在这个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我从2000年接掌这块业务以来,惠普公司在业界取得了排名第一的位置。从2000到2005年我们经历了惠普和康柏的合并,经历了非常多的困难。我们从完成业绩的50%,到达成我们业绩的转变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大家分享。我一直在销售的环境中,并没有当过大学的研究,所以我分享的东西都是实际工作中经历的一些事情,以及我现在每天在工作过程中所做的一些事情。我知道在座的90%以上都是公司里中高层的领导,我很愿意分享我自己的经验。作为一个管理者有几项基本工作,一个是计划,一个是组织、一个是领导、一个是控制。今天我们的论坛是领导力论坛,所以我们重点是谈有关领导力的几项工作。关于领导有这样几项工作必须要做:决策、沟通、选材、训练发展、教导、激励、资源管理。我们今天就其中的四件事情分享我的经验。作为一个领导者我们每天面临着挑战,我们面临很多的挑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挑战是什么呢?我们管理的员工,管理的组织,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我在这里摘抄了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的这样一段论述:在政府中掌权的人,似乎以为他能够像用手摆布一幅棋中的棋子那样,非常容易地摆布社会中的各个成员。从公司来讲我们每个经理都有这样的希望,我们的员工都要服从组织的安排。但事实上社会上如此,公司也如此。每个人在人类的大棋盘都有自己的行动原则,而且这些原则恰恰不都与你的期望值一致。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就面临着一个很重大的障碍。 下面我们谈谈作为领导者的日常工作,(图)灰色的今天不谈及,蓝色和红色我们今天花一点儿时间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首先谈到作为一个领导者重点是他的榜样的作用,这是一切领导工作的基础。是不是领导者要跟所有员工一样,他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是的。到底一个领导者怎么领导一个团队,把绩效并不那么好的团队发展成高绩效的团队。(图)这是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候骑兵团的战士形象,大家可以看到这几个人当中中间人的帽子是很高的,大家如果喜欢中国古代军队发展历史会看到很多这种情况,大王也好、将军也好、国王也好,当他在战场上一定有一个明显的标志。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罗马是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辉煌了800年,它最强盛的军队是这样,为什么一个人的帽子特别高,头上带有一个标志。你想想看乱军之中,刀剑横飞、血肉横流的时候,你的士兵、你的团队的成员看的是你,当他看到你的旗帜或者看到你帽子上的标志的时候,他心里就安定了,他知道你还和他们在一起。所以作为一个领导来讲标志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稳定人心,对于组织大家的士气的影响力非常关键。所以在惠普公司也有一个很重要的价值观,作为领导也好,作为员工也好我们要以身作则,要求员工做到领导必须做到,是不是你要跟员工做一样的事情?不是。我们具体看看做一个榜样要有什么样的特质。榜样特质包含几个方面:敢于承担责任。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身边,身边任何一个领导都敢于承担责任。什么是不敢于承担责任,大家对于惠普和康柏的合并事件都非常关注,惠普当时的工作也非常具有挑战,合并就意味着两个位置变成一个位置,两队人马要变成一队人马,有些人面临失业,有一些是结构的调整,有一些是通过员工的表现,通过这样的方式请他离开。我们在座的看看有哪位经理可以明确的跟他讲:对不起,你的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把你们放在这类里面。很少。在惠普公司就出现这样一个事情,经理跟他的员工讲请他回家。他是这么跟他的员工谈的,他说:“小李,其实你表现不错,我对你也不错,但是杨总看不上你,觉得你挺有问题的,所以这次你赶上了,算你倒霉。”那个员工当时就勃然大怒,既然我表现那么好,就因为一个领导看不上我,就上我失去工作,就让我回家公平吗?不公平。我要告状,几个人要开会,要怎么怎么样。所以我们做经理不光是面临作为一个领导者,很重要的是情商。很多时候我们的情商就不过关。后来我这位经理你不要这样跟他谈,我说你就直接面对他,对不起你哪儿表现不好,你走吧。他后来按照这个方法做了,那个员工非常服气,然后说我们还是好朋友。作为这一点,对于领导者来讲也是很大的挑战。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压力,怎么去敢于承担这个责任。另外一点,我要谈到作为领导要有持续一贯的标准。有些人业绩一年多一直不好,我们有一位高层经理坐在他对面,没有好脸,每次都是非常严肃,所以我们那位业绩不好的经理非常困惑的跟于总说:“为什么我看到你整天都没有笑脸,看到我都是一副严肃的表情。”于总说:“我是故意这么做的,我就要这么做,如果我对业绩不好的经理,非常客气、嘻嘻哈哈别人会怎么想?”所以我们作为一个经理,要把你的态度,你的做法要有一个坚持一贯的标准。一会儿我和大家分享如何坚持一贯标准,里面还有很多做法可以借鉴。为什么我们在一个团队里面总是这么猜想谣言特别多,往往是作为领导者不能坚持一贯的标准,大家才会猜测你和谁关系好一点儿。另外一点光明正大、公开公正。不知道在座有没有这样的人,你每次讲完一个事情以后总有一个翻译,你看他这么讲其实是那个意思。我相信很多这种人,把你弄的哭笑不得,你讲纪律,你讲政治,讲完了他就说:“其实他在那个位置上不得不那样说,其实我觉得我们就这样、那样就可以了”。你身边总有这样的翻译家,总把你的话改一改、修一修。怎么确定这样的事情,一会儿我们谈到沟通的事情,坚持光明正大、公正公开,怎么做到。作为一个领导者决策是很重要,大家都讲过去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大笔一挥决策就定了。是不是就这样简单呢?那么决策需要有什么样的过程,需要什么样的特征帮助领导者一个正确的决策。(图)这是9·11英雄,这个人叫Rescorla,他在越南打过仗,退伍后他被著名的摩根士丹利公司雇佣,作为高级安全副总裁,按说这个位置重要的话也很重要,如果说不重要的话,当然也不是公司的核心部门。他为什么之所以成为9·11英雄,我们认为他具备了这样几个特征,首先他的正直、品行,9·11发生以后全世界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完了,摩根士丹利肯定从地球上消失了,第二架飞机正好撞在他们工作的那几层。当时他们在被撞的第二栋楼里工作,第一架飞机撞完以后,当时他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第一个意识就是危险。但是大楼管理处的人当时的想法是不可能两个飞机撞两个楼,撞一个的可能性已经很小概率的事件。说大楼所有员工保持原地不动,所有人留在楼里,保持安全。但是Rescorla参加过真正的战争,所以他马上意识到这个时候一定要让他们撤离大楼。所以他马上用所有的方法,包括大楼的广播督促每位员工离开大楼,他们刚刚大楼,当他回去找剩下的三位员工的时候,第二架飞机撞上来了,他也死在这个楼里面了。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他的一个正确决策,正确决定,就使得摩根士丹利公司3000多名员工只有3位员工死在这个灾难当中,所以一个正确的决策对公司的价值有多大。当然反面的例子,巴林银行的一个管理者可以把巴林银行搞垮。决策来自于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如果Rescorla八点半上班,如果九点十五来就没有什么事儿了,公司已经消失了。我们在座的在各个公司,迟到的非常,为什么来不了,这不是品质问题吗?它和一贯的表现是有关,,Rescorla作期间每个季度必必须一次疏散演习,正是因为他持续不断的这样工作,才使得在最关键的时刻三千人逃命。如果平时没有训练过,可能也乱套了。所以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也好,中高级经理人也好,你的决策对公司的影响有多么大。是不是作为一个经理人,作为一个领导有了正确的决策就好了。我们说伟大领袖毛主席,大手一指,我们都朝那个方向去了。是不是够了。我们是不是看到伟大领袖做了那么多工作,所以领导人很重要的另外一个就是沟通。我们看沟通在一个企业中的位置是什么。企业有软件、硬件,硬件是组织架构、薪酬体系、管理架构,软件就是人们日常的行为和思想,只有行为、思想才会带动这个硬件。社会运行机制里面软件如何能够到位呢?就要建立完整的流程即社会运行机制。在这个团体中,他们之间是怎么互相沟通和配合的。在一个组织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沟通是多么的重要,但恰恰我们在各种组织里面,尤其是大型企业里面沟通往往是最困难的。而且我们往往对他的认识是不到位的。任何公司都有目标,都有战略。但是作为我们中层的领导也好、CEO也好,你有没有把这些目标也好、战略也好、翻译也好、转化也好变成你的员工日常的工作行为、思想。我看过于士围讲的公司战略,他说公司战略要解码。这么大的宏观战略体现在你这里是什么意思。简单的说我们要降低成本,简单的翻译就是裁员,当然不是每个策略都那么简单,有很多方法,当然包括裁员。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层领导者,往往这些策略不是我们制定的,公司的策略是最顶层的领导制定的,我们怎么把它翻译成你带的这支团队,他的日常行为和他的思想呢。刚才我们谈到指挥人行动是他的思想,如果没有这样是不会行动。所以翻译转化的过程就是沟通。沟通是将公司所需的思想写入员工头脑的主要方法。你带一个团队也好,带一个组织,你怎么把需要的思想写到大家的头脑里,让大家朝这个方向去做,让他具备你希望的行为。那么有效的沟通原则与方法,对于我来讲通过这五年的工作,我认为沟通的第一点是转变心态。北京人常被人说比较傲,有皇城子民的思想。其实我发现好象真的这样,在我们的部属里面有北京的经理,有一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们是销售队伍,后端是服务队伍,销售负责向用户卖服务。所有的人认为价格、内容都合适了,我们就准备和用户投标了。只有一个服务部的人,在我们这个销售经理看来以一种粗暴的形式否决了,不行,这个项目风险很大,这个价格不成要翻倍。我们组织了很多次沟通,包括大家在一起开会,最后这个事儿没有做成,那个人比较坚持,否决这个事情。于是乎两个部门之间就产生了一种冲突,就打了一个结。后来再有类似项目的时候,基本上我们销售经理就拒绝与那个部门配合,我的角色就是促成我们的销售经理恢复和那个部门的关系,我说也许应该听听对方的分析,也许人家确实有困难。我们的经理说不就是打一份工吗?我只跟说得明白的人说话,说不明白的我拒绝。实际上经常是我们的心在阻挡着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其实我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过程。我们总认为我们主动跟另外一方,平等也好、非平等也好去沟通,总带有某种想法,我这个级别的人为什么要跟你这样,或者我在这个部门是什么样的位置,干什么和那个部门下面的人谈这些事情。你记住现代化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里面,往往是拿着枪的没拿子弹,炮弹是在别人手里,我们需要配合才能形成战斗力。往往由于这种原因各部门之间互相拆台,不配合。所以要克服内心的障碍,其实就一个原则,我们受雇于企业,企业是付了钱,而且钱给的还比较低,我们的任务就是几个团队在一起把事情做完。并不存在什么情绪或者谁高谁低的问题。其实都没有什么障碍,就是为了工作,他给你的脸色回家看到自己的孩子、夫人的时候马上就会忘掉。这恰恰是一个经理人工作不能成功的很重要原因。另外沟通要广泛而深入。刚才谈到总有翻译家给你翻译,怎么保证这种事情消失了,要保证你的频率。我自己在部门内部每两周一定有一个全体会,两小时,把我们的决策,新的发展趋势,有什么新的进展,包括表扬一些员工都是通过这个会公开透明的。这就是保持频率与深度,而且保持公开、持续一致。往往我们对这个事情的承诺受到挑战,有人说老开会说了没有,说组织忙不过来,是不是到那个时间会议内容还没有准备好。有一些有效办法就是流程化,到了时间就开会,固定的内容,每个星期都和大家做沟通,并不难,流程化、制度化是很重要的方法。另外要想办法把你的想法,把你的信念,希望这个团队的信念书面化变成文字,比如像公开信的方式,像Workshop的方式写到员工的头脑里。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图)大家都认识这副图,是黑客帝国的一个片断。我们当时合并的时候,我们的团队改了,过去只卖高端,现在什么PC、服务器都压在我们头上了,我们那些销售就痛恨这些事情,因为他们不熟,PC机谁买啊,用户要吗?看不到有需求。而且流程也非常不熟悉。同时这个团队负责那么多的产品销售,协调吧,跟这个沟通,跟那个讨论,工作量一下大了,销售很烦恼,拒绝这种改变,这是我们合并之初面临的问题。我们要把信念清晰的描述出来,写到大家头脑里。这个时候我把大家都请来,说以前我们像那个大鲨鱼独大,以往我们都这样,当然你卖的产品相对比较单一,我们是高端的,Unix服务器、存储这些,现在不一样了,大大小小的哪个都不能落,要卖PC、板块型电脑,这就是今天,TASU是我们团队的名字,我们电信团队面临的挑战有哪些,给他描述挑战。我们需要重建的信念用文字的方式写下来,比如我们可以突破组织内部的界限,形成强大的合力,深入广泛的沟通是建立信任最重要的手段。这是针对我们与别人不能配合,过去我们是独行大侠不与别人沟通配合,现在不行了。服务非常复杂也是需要人家的支持,所以沟通成了最重要的,我们任何事情一定要通过沟通解决,而不是通过拍桌子。通过这样的重建信念改变大家的思想,把你要做的事儿写到他们的头脑里面去。我做的是一个Workshop,然后请大家去讨论,让他们自己说出来该怎么做。另外我们为了让各个团队之间能够有清晰的认识,我们把各种资源以一种Solution我们把基础服务、硬件、软件、用户的解决方案也放进去,把这个表建立起来,这是整合团队的清晰路线,我相信在座各位当需要和别人配合的时候,绝对需要这样的路线图整合团队的注意力。针对当时我们团队存在的问题,比如说保持猎人心态,这些客户是我的。只知道圈地,但是不知如何有效开发并维护所圈的地盘,或者是强烈的个人主义,对公司的IT平台没有信心,等等等等,当时在这个团队存在着各种各样在团队的心态问题,指出来,并且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说的很清楚决心处理表现不良员工或者经理,用书信的方式明确的传达给大家一个信息,用这样的方式给大家稳定住,让大家充分领导团队的意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沟通方法。我也给我的团队写过类似的公开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写过这种信,作为明确、强烈的沟通方式。下面我想谈谈激励。惠普公司内部有一个非常好激励员工的方式,就是电子话音。它有一个Point奖励多少点数,一个点是6块钱的人民币,任何经理任何员工或者相邻部门的员工无论是行为还是结果值得表演,你可以在系统里面给300点或者500点,这个钱可以直接进入他的工资账,公司有这样成熟的系统。对于这样的系统,我们经理讨论的时候,大家都看员工和经理对于奖励是有多么不同的看法。百分之百的经理说那点钱对我们销售没有什么影响力。似乎好象没有实施的必要。但是我们在员工里做了一个调查,发现90%的员工都说非常重要。为什么重要?只有一两千对你的收入也没有什么影响。他说不,他说关键在于领导是不是认可你的工作。所以我认为对于员工的激励必须要坚持他的频率,不是一年都结束了,再奖励,那就晚了。所以我在我部门实施的是每个月都发奖,而且不断扩大中奖面。我不管你以前,你以后,只要你这个月排前三名,立刻得奖,而且我一定在全体会上发这个奖。
惠普故事—我与惠普的"8"字情结我与惠普的"8"字情结
8,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吉祥而又幸运的数字。
8,在我和惠普之间凝结着不解之缘。
8月8日,是我到惠普工作的第一天。那时的拘谨和不安,至今还可以清晰地历历再现。同事的支持,经理的帮助和鼓励,让我在这个大家庭里面感动着,努力着,收获着,成长着;让我能够和大家一起见证惠普20年的辉煌成就。
800,是我工作的电话热线。没有接触到热线工作之前,很难想象热线有多"热"。伴随着一声声甜美的"中国惠普,您好!",我"战斗"在高端服务器售后服务的热线上,从工作中、同事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的工作流程也在不断完善,觉得自己在这个大家庭里茁壮地成长着!
8个月之后,我获得了公司的第一次奖励。那是一次上夜班,一个非常重要且紧急的项目,一个客户的机器突然无法启动急需处理,虽然已经是深夜里2点多了,但是为了给客户提供热忱、快速、高技能的服务,追求最优秀的惠普全面客户体验,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工程师立即赶到了用户现场,故障排除了,问题解决了,用户非常满意。我因此也受到了表扬和奖励:一块印有HP logo的万年历电子表,至今还放在我的床头,每当看到它,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88,竟又是我员工号的最后两位数字。经历了夜班、白班的热线和北方区的派单工作后,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都让我亲身体验到了全面客户体验:热情o尊重o协作o速度及灵活性o承诺o创新及简洁性o正直。
888天的团队工作,让我体会到了大家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把无缝合的全面客户体验交给了我们的用户。我相信,团结协作如同一人,会让我们走得更远!这个团队更是我休戚的港湾,当我在失落中怅惘时,是您给我引来小鸟悦耳的歌唱;当我四处寻找希望时,是您让我的周身披满和煦的阳光。感谢你,我亲密的同行!
6月20日,这个激动的时刻即将把我们再次凝聚在一起。夏天,是创造的季节。为了秋的果实,根在创造,茎在创造,叶在创造,惠普也在不断创造!愿我们都成为活跃的音符,谱写开拓的韵律,去叩醒一个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作者:杨华
11、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副教授

杨华,女,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省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委员,恩施州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恩施州尘肺病诊断医师。1990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7年。1995—1996年在湘雅医院呼吸内科进修,2001—2004年任湘西州医学会理事,2005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支气管镜室进修,2005年获得全国“尘肺病”诊断医师资格,2006年参加武汉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习,2007年8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参加全国“肺病介入性治疗培训班 ”,并且多次参加湖北省呼吸年会。现有国家级、省级论文8篇,专著《纤支镜介入治疗在临床应用》已出版。主要擅长慢性气道疾患、各型肺炎、肺部肿瘤、胸腔积液、呼吸衰竭等疾病诊断及治疗,应用有创、无创呼吸机、血气分析,提高了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哮喘、ARDS的抢救水平,应用电子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术等技术在肺部肿瘤、异物,间质性肺疾病,感染性肺炎的诊断水平达到州内领先水平。近几年带教实习生、进修生200余人。
12、豫剧演员杨华杨华,男,1963年10月出生,河南商丘人,二级演员,太原市豫剧团常务副团长。

1988年在全国首届中青年豫剧演员电视大选赛中获得“最佳演员”称号,1989年在山西省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荣立二等功,2003年荣获山西省第九届杏花奖,2004年在第二届电视戏曲“兰花奖”中获一等奖第一名,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和山西电视台合拍的十二集电视音乐剧《哥哥你走西口》中领衔主演苌雨桥,该剧荣获2004年度电视剧“飞天奖”优秀戏曲电视剧奖,2006年被太原市委、太原文联授予“优秀表演艺术家”称号。
13、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华[1],男,汉族,1966年11月生,四川广安人, 1987年7月参加工作,200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学文化、理学学士。
1983.09——1987.07 西南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学习,理学学士
1987.07——1988.09 西南师范大学科研处
1988.09——1989.07 四川省讲师团渠县中学支教
1989.07——1999.07 西南师范大学科研处副科长、科长
1999.07——1999.12 西南师范大学科研处副处长(1999.09获副研究员职称)
2000.01——2003.06 西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常务副处长(主持工作)
2003.06——2004.03 西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正处级)、重庆市北碚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
2004.03——2009.08 重庆市北碚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西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心主任
2009.08——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