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婴

,现代作家.原名张炳文,又名张又君,曾用笔名黎明起,李弈,红眉.1915年3月5号生于印度尼西亚棉兰市,祖籍广东省梅县.七岁时父母带他回故乡读书,十三岁又回棉兰.读英语学校,同时在一家华侨报馆<新中华报>半工半读,1932年又只身回上海求学,考入曁南大学外语系,攻读文学,并开始文学创作,在<文学>创刊号上发表短篇小说<五月的支那>.在<申报月刊>上发表<帝国的女儿>.同时参加叶紫组织的无名文学社,在<无名文学>创刊号上发表小说<没有爸爸>,嗣后在<申报.自由谈>,<现代>,<太白>等报刊上发表小说和散文,结集为短篇小说集<帝国的女儿>(1933年,上海中学生书局)和散文集<异邦与故国>(1935年,上海中学生书局).抗日战争爆发后自上海重返棉兰,任<新中华报>总编辑,从事抗日宣传.1941年赴巴达维亚(今雅嘉达),在<晨报>工作.印尼沦陷,被日本宪兵逮捕,过了近四年的集中营生活.日本投降后,与进步华侨创办<生活报>,任总编辑,出版短篇小说集<时代的感动>(1949年,印尼雅嘉达鲛人书屋)和中篇小说集<红白旗下>(1949年香港赤道出版社).1951年返回祖国,到北京<光明日报>工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编过<光明日报>文艺副刊<东风>,负责文艺部工作,为培养文学新人,繁荣文学创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1957年随新闻工作者代表团访问苏联,发表系列访苏游记.1980年后创作了描写太平洋战争时期,,一部分华侨知识分子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各种不同遭遇的中篇小说<飘流异国的女性>及<海之涛>,另外还在各地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1985年离休.1989年评为高级编辑.1992年10月逝世.
黑婴在现代文学史上几近被人遗忘,然而,在新感觉派诸小说家中,他的创作自有其独特之处,身居城市爱它的繁华,心系乡间恋它的清幽,都市感觉与乡村情结相交织,城市荒诞与田无牧歌互变奏,说文本向读者展示了属于黑婴独特艺术世界-都市里的村庄,本文认为,这是由作有在城市工业文明和乡村农业文明间游移与徘徊的特点心态所致。
黑婴早期创作年表
1932年
2月,诗《使你的生活充实吧》(署名张又君)载《新时代》月刊2卷1期。
1933年
3月,小说《帝国的女儿》载《申报月刊》2卷3期;散文《在归国途中》(署名张又君)载《新时代》月刊4卷2期。
6月,小说《没有爸爸》载《无名文艺》1卷2期。
7月,小说《五月的支那》载《文学》月刊1卷1期,《春光曲》载《狂流》文艺月刊1卷1期,《爱》载《新时代》月刊5卷1期,《深秋》载《东方杂志》30卷14期,散文《北四川路的夜》载11日《申报·自由谈》。
8月,小说《黑色的命运》载《新时代》月刊5卷2期。
9月,小说《初秋的风》载《新时代》月刊5卷3期,《新加坡之夜》载《中华月报》1卷7期;散文《从清晨到薄暮》载2日《申报·自由谈》。
10月,诗《三月的夜》、《初夏游》载《新时代》月刊5卷4期;散文《午夜裏的悲剧》载22日《申报·自由谈》。
11月,小说《五月的Sonota》载《文艺月刊》4卷5期、《铁匠们》载3日《申报·自由谈》;散文《О八五О三一》载13日《申报·自由谈》。
12月,小说《一ООО尺卡通》载《新时代》月刊5卷6期,《女人》载《矛盾》文学月刊2卷4期,《急性虎列拉》载《生存》月刊4卷8期。
1934年
1月,小说《一年》载《文艺月刊》5卷1期,《九十度速率》载《青年界》5卷1期,《未完的故事》载《新时代》6卷1期,散文《沪甯特别快》《怀乡病》分别载26日、28日《申报·自由谈》。
2月,小说《女性嫌恶症患者》载《文艺月刊》5卷2期,《梅雨天》载《新中华》2卷3期,《我的祖国》载《中国文学》1卷1期,《过年》载19日《申报·自由谈》;散文《纪念碑》《在星加坡》《马来人的家》分别载1日、9日、24日《申报·自由谈》。
3月,小说《铁的歌》载《文艺月刊》5卷3期,《一天》载《中华月报》2卷3期;中篇小说《赤道线》(一至八章)载《中国文学》1卷2期,《黄昏》载《矛盾》文学月刊3卷1期;散文《他们的文化》《在马达山》分别载3日、10日《申报·自由谈》。
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帝国的女儿》由上海开华书局出版,收《帝国的女儿》、《五月的支那》、《新加坡之夜》等13篇小说。
据3月1日出版的《中国文学》1卷2期预告,黑婴著《我的祖国》列为流露社丛书之一,“现已付印,不日出版”。该书收《女人》《我的祖国》等9篇小说。
4月,中篇小说《赤道线》(九至十八章)载《中国文学》1卷3、4期合刊,《当春天来到的时候》载《良友》第87期;诗《咖啡女》(外一首)载《诗歌月报》1卷1期,《春之街》《给——》分别载3日、18日《申报·自由谈》;散文《湖上的春》《假面具》分别载6日、23日《申报·自由谈》。
5月,中篇小说《赤道线》(十九至二十三章)载《中国文学》1卷5期;散文《半凇园的一瞥》、诗《送行》分别载4日、7日《申报·自由谈》。
6月,中篇小说《赤道线》(续完)载《中国文学》1卷5期;散文《再会吧,香港》载6日《申报·自由谈》,《过槟城》载《社会月报》1卷2期。
7月,《生活在桶中的人们》载《文学》月刊3卷1期,《小夥伴》载《现代》文学月刊5卷3期,《七月的玫瑰》载《中国文学》2卷1期,《冬天的呢帽子》载《创作与批评》1卷1期。
8月,小说《人生》载《文艺月刊》6卷2期。
9月,散文《北平的渴慕者》《放逐者》分别载12日、27日《申报·自由谈》。
10月,小说《雷梦娜》载《小说》月刊第10期;诗《秋》载24日《申报·自由谈》;散文《翻译今年又盛行了》《印度洋上》《南洋之街》分别载6日、16日、30——31日《申报·自由谈》。
12月,小说《暮景》载《文艺月刊》6卷5、6合刊,《伞·香水·女人》载《小说》月刊第13期;散文《回家》载26日《申报·自由谈》。
1935年
1月,小说《到南洋去》载《小说》月刊第15期;散文《教授》载《太白》1卷8期。
2月,小说《圣诞节的前夜》载《良友》第102期,《没有雪》载《申报月刊》4卷2期;散文《吉灵人的神游》载《太白》1卷10期。
3月,小说《人与山猪》,散文《网眼海滨》分别载23日、6日《申报·自由谈》。
4月,《咖啡屋的忧郁》载《文艺月刊》7卷4期,《回力线》载《文艺画报》1卷4期,《喜剧》《甲必丹先生》(上)分别载6日、30日《申报·自由谈》。
5月,中篇小说《青春》(第一章)载《文艺大路》1卷1期,《甲必丹先生》(下)《甲必丹的女儿》《酒徒》分别载1日、20——21日、24日《申报·自由谈》。
6月,中篇小说《青春》(第二章)载《文艺大路》1卷2期,《悲剧主角的悲剧》载《文艺》月刊1卷4期,《路》载《青年界》8卷1期,《一个人的死》载10——11日《申报·自由谈》;散文《我爱读高尔基的小说》载《青年界》8卷1期。
7月,中篇小说《青春》(第三章)载《文艺大路》1卷3期,《在亚齐的草原上》载《申报月刊》4卷7期,《神灯》载《国论》月刊第一期;散文《菜场小景》;诗《亚齐之夜》分别载4——5日、31日《申报·自由谈》。
8月,中篇小说《青春》(第四章)载《文艺大路》1卷4期,《悲剧主角的悲剧》(续)载《文艺》月刊1卷5、6期合刊,《归来》载《通俗文化》半月刊2卷4期;散文《我们那河堤溃决了》《械斗》分别载6——7日、29日《申报·自由谈》。
9月,中篇小说《青春》(第五章)载《文艺大路》1卷5期。
10月,中篇小说《青春》(第六章)载《文艺大路》1卷6期,《乡谊》载2——3日《申报·自由谈》;散文《人与人》载《十日杂志》第3期。
11月,小说《在山巴裏》载《十日杂志》第6期,《文凭》载《通俗文化》半月刊2卷9——10期。
这年,散文集《异乡与故国》由上海千秋出版社出版。
1936年
1月,小说《驱逐出境》载《文艺月刊》8卷1期;散文《我还没有职业》载《青年界》9卷1期。
2月,小说《黄昏散曲》载《新人周刊》2卷26期。
6月,散文《读书和游泳》载《青年界》10卷1期。
7月,小说《烟》载《文艺月刊》9卷1期。
8月,短篇小说集《雪》由上海千秋出版社出版,收《雪》《长夜交响曲》《流行时疫患者》等3篇小说。
9月,小说《黄教授的家宴》载《青年界》10卷4期。
11月,影评《绿窗春困》载《电影戏剧》1卷2期。
12月,小说《雨绵绵》转载《好文章》月刊第3期。
1937年
1月,散文《两点浅见》载《青年界》11卷1期。
4月,诗《西子湖之夜泛》转载《好文章》月刊第7期。
5月,小说《圣女》转载《好文章》月刊第8期。
6月,小说《私货船》《署名高子裏》载《文学》8卷6期;散文《梅雨日记》载《青年界》12卷1期。
1947年
7月,短篇小说集《时代的感动》由雅加达鲛人出版社出版,收《时代的感动》、《平凡的故事》等10篇小说。
1950年
12月,中篇小说《红白旗下》由香港赤道出版社出版。
1983年
12月,长篇小说《飘流异国的女性》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4年
散文集《作家剪影》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9年
散文集《文海潮汐》由陕西华岳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