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宝尊彝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作宝尊彝簋
作宝尊彝簋甲铭文

作宝尊彝簋甲西周中期前段

1976年冬湖南株洲县南阳桥乡铁西村

通高26、口径22釐米。

侈口方唇,腹微鼓,一对兽首耳,下有方垂珥,圈足连铸方座。

器腹与方座均饰兽面纹,圈足和颈部饰夔龙纹。

【铭文】乍(作)宝(尊)彝

作宝尊彝簋乙

作宝尊彝簋
作宝尊彝簋乙

西周早期

1974年12月辽宁喀左县平房子公社山湾子村西周铜器窖藏

通高18.1、口径26.6釐米。

侈口圆唇,故腹,兽首双耳,下有钩状垂珥,

圈足外侈。口沿下和圈足饰四瓣花纹和圆涡,腹饰斜方格乳钉纹。

作宝尊彝簋
作宝尊彝簋乙铭文

【铭文】乍(作)宝(尊)彝

作宝尊彝簋丙西周中期 相关知识: 簋,盛食器和礼器。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

作宝尊彝簋
作宝尊彝簋丙

簋的形制很多,变化较大。商代簋形体厚重,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

两耳或无耳。器身多饰的兽面纹,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西周除原有式样外,

又出现了四耳簋、四足簋、圆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种形式,部分簋上加盖。

商周时多数簋体形厚重,饰云雷、乳钉等纹饰,少数为素面或仅饰一二道弦纹。

春秋时期,簋的铜胎变薄,花纹细碎,有的簋盖铸成莲瓣形。战国以后,簋极少见到。

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