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花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西藏花椒

Zanthaxylum tibetanum

形态特征:芸香科花椒属攀援性灌木植物,高3-5米。枝有皮刺。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3-17枚,革质,侧脉及支脉密且明显微凸起,叶缘有锐锯齿,油点多且大,肉眼可见,叶轴腹面、小叶柄及花序轴均被短柔毛,叶轴上有刺。5月开花,花暗紫色;果较大,直径6-7毫米,果皮上的油点干后因凹陷而呈小窝穴状,灰黑至褐黑色。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2000-29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分布于西藏东部至东南部。

用途:果实食用,调味品;种子治胃痛。

【药名】西藏花椒

【别名】西藏野花椒

【汉语拼音】xi zang hua jiao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nthoxylum tibetanum Huang

【功效】温中散寒;燥湿杀虫

【科属分类】芸香科

【主治】寒湿伤中;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痢疾;蛔虫腹痛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900m的常绿阔叶林中。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收成熟的果实,晒干,将果皮与种子分开,留取果皮。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藏等地。

【动植物形态】攀援性灌木,高1m。嫩枝微柔毛,其后几无毛,暗灰色,着生短小而下弯的皮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纸质,连叶柄长10-15cm;叶柄长1-2.5cm,叶柄及叶轴表面下陷成小沟状,被短柔毛,并着生短小而下弯的刺;小叶柄极短;小叶片9-15,卵形、广卵形或为长圆的卵形,长2.5-5m,宽1.5-3.5cm,先端急尖或突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锐锯齿,齿缝及叶背上有粗大的腺点,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侧脉10-14对,未达叶缘连结成网,脉网甚密,向两面微凸起。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雌雄异株;花轴及花梗几无毛,有时着生短小而下弯的皮刺。果梗浑圆,长5-8mm,心皮常为4数。蓇葖果未成熟时近圆球形,直径4-5mm,成熟时果瓣较大,径6-7mm,果皮棕褐色,果皮上的油点干后因凹陷而呈窝穴状,灰黑至褐黑色。种子圆球形,黑色,有光泽。果期9-10月。

【出处】《中华本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