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砾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变形砾石(deformed pebble)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高度塑性变形的砾石。主要有两种类型:①表面呈曲面的砾石,如马鞍石、灯盏石(lamp dish pebble)、猴面石(monkey face concave pebble)等,较普遍地出现在冰川沉积物中,是冰川作用下形成的;②镶嵌砾石,富含经历剧烈构造变动的砾石层,是构造动力作用的产物。李四光首先注意阐明研究变形砾石的意义,并强调指出:在冰川作用下形成者,当时的温度很低,从冰川的厚度估算出砾石所承受的压力也不大,每平方厘米一般还不到200牛,说明低温低压状态下岩石所具的流变性,即只要作用的时间足够长,岩石也会发生显著的永久形变;进而对是否存在岩石基本强度(basic strength of rock),提出了质疑。这对揭示自然条件下岩石的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