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文奎
鲍文奎 (1916.5.8—1995.9)宁波市人。作物遗传育种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副校长。早年在金善宝教授指导下,选育出“南大2419”抗锈小麦良种,推广面积近亿亩,为中国小麦推广史上面积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一个良种;其后又选育出4批近20个抗锈良种小麦,在华北北部晚熟冬麦区大面积推广;总结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创造出亩产千斤的高产品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简历1916年5月8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县。
1935年,考入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
1939年,毕业,任四川省农业改进所麦作股技佐、技士。
1942年,参加李先闻领导的细胞遗传研究。
1945年,兼任四川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和华西协和大学理学院农艺系讲师。
1947年夏,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进行链孢霉菌的生物化学遗传研究。
1950年6月,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并回国。
归国后,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副所长,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教授,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小黑麦协会副主席,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著述* 《禾谷类作物的同源多倍体和双二倍体》(专著)
* 《中国的八倍体小黑麦》(论文)
* 《小麦矮生性的遗传》(论文)
* 《关于五倍体小麦杂种的遗传评论》(论文)
* 《普通小麦的减数不配对基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