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连暲
傅连暲(1894-1968) 字日新。中将军衔、中央卫生部原副部长。福建长汀河田人。省立七中(今长汀一中)校医。毕业于汀州福音医院的亚盛顿医馆。受聘于福音医院当巡回医生,出诊于汀州所属八县。1918年被推举为汀州红十字会主任医师。翌年受聘为“亚盛顿医馆”教员和福音医院医生,兼任省立七中及汀州女子师范学校校医。1925年为福音医院院长。1927年8月,南昌起义军路过长汀,他收留起义军陈赓、徐特立等300多名伤病员在福音医院治疗。1932年1月,他创办“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看护学校”培训60多名红军医务人员。同年秋,应毛泽东建议,将福音医院改名为中央红色医院,翌年初迁往瑞金,他任院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达延安后,历任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中央医院院长,中央军委总卫生部副部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以后,历任中央卫生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后勤卫生部第一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常务委员、中共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8年3月29日遭林彪集团迫害致死,终年74岁。1975年,中央军委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他是解放军卫生工作创始人之一,在发展中西医,普及祖国医学,培养医学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
解放军和人民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央领导的保健工作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一生著有《养生之道》、《肺结核病的疗养》、《我热爱自己的医生职业》、《中央红色医院的创立》等著作。
红色华佗——傅连暲
红军长征路上,有一个被大家称作“红色华佗”的妙手神医,名叫傅连暲。毛泽东、周恩来等身患重病时,都是由他医治。
傅连暲1894年出生于福建长汀的一个贫苦家庭,全家人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从医科学校毕业后,成为汀州红十字会的主任医师,后任福音医院院长。傅连暲成为名医之后,国民党想让他管理军队医院,并委以少校军医处长,被他严词拒绝。1925年底,傅连暲结识了闽西党组织成员邓子恢,受其影响,他把福音医院迁到了红都瑞金,成立了中央红色医院,并把整个医院和他多年的积蓄全部捐献给红军。
傅连暲参加红军后,他的妻子刘锡福受牵连,被国民党杀害,几个孩子下落不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傅连暲的身体并不好,十分瘦弱。组织上多次劝说他留在汀州,但他坚持要求随军长征。一路上,他白天冒着危险行军,夜间背着药箱巡诊,靠着精湛的医术和细致入微的耐心,医治抢救了无数指战员,其中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
在漫漫长征途中,红军队伍里流行许多疾病,如不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就有不断蔓延之势。傅连暲一路行军,一路宣传基本的卫生知识,想方设法搞好部队的卫生保健工作。在红军翻越雪山前夕,傅连暲给中央军委提议,要求每个指战员都喝上一碗辣椒汤,身上备些干辣椒以增强抵御风寒的能力,这一措施为红军顺利翻越雪山起到了重要作用。
缺医少药,是红军长征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傅连暲利用其基督教徒的特殊身份,在沿途的教堂中找药材,多次缓解了红军用药的燃眉之急。在西药短缺的情况下,他还动员指战员就地取材,在沿途的山林和草丛中挖取中草药,并教会他们对伤病员进行简单的止血、消炎和去毒等医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红军伤员的死亡率。
到达延安后,傅连暲担任了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陕甘宁边区医院院长。在那里,他结识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两人成为密友。1938年9月,傅连暲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一个基督教徒向共产主义战士的转变。毛泽东和中央组织部长陈云亲自做了他的入党证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