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锣鼓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文化遗产名称:淅川锣鼓曲所属地区:河南·南阳·淅川县

遗产编号:Ⅲ-4

淅川锣鼓曲
表演

产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淅川县

遗产级别: 市

鼓曲流行于淅川县。因用锣鼓伴奏得名。又称“地灯曲”。是用民歌连缀说唱故事的形式。曲调多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山歌、田歌、号子。有[四六句]、[下河调]、[哭五更]等60多种。曲目多为劳动生活及爱情故事内容。如《小寡妇上坟》、《石榴烧火》、《打牙牌》、《吴三保游春》等。70年代,淅川县曲艺队将其搬上舞台演唱。锣鼓曲还流行于陕西的商南和湖北的陨阳等地。[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