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宋佛高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新乡县翟坡镇的小宋佛村的高跷,起源于清康熙年间。每逢春节或“祭种”、“祭祀”表演时,前有龙旗彩旗20面,两侧有铁铳数眼,中间高跷翩翩起舞,后有武生背刀舞鞭,小旦舞手帕,丑角滑稽可爱,舞姿粗犷泼辣。至今,小宋佛村民中会高跷者有三四百人,还制作了3米大高跷,重几十斤,绑跷坐墙上,站立比房高,表演难度大。 高跷是新乡人民群众在年关元霄花会上,必不可少的表演艺术形式,遍布四区八县。高跷又分武高跷和文高跷。文高跷在行走表演中,随着伴奏器乐,进行演唱;武高跷在行进中表演扑蝶、摸鱼、劈叉、跑驴等动作。[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