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抗反流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1、控制呼吸道感染。

2、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体位选择与麻醉方法手术体位的选择选择右侧卧位或仰卧位。麻醉方法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手术步骤一、贲门前固定术(Allison术)1、在左胸后外侧切口或腋下做出纵向切口,经第8肋间入胸。

2、游离出食管下段,套纱带牵引(图1)。

食管抗反流术
示意图1:游离出食管下段,套纱带牵引

食管抗反流术
示意图2:游离贲门及胃底

食管抗反流术
示意图3:将缝线穿过膈肌后从上方引出

3、解剖出疝囊并剪开,充分游离贲门及胃底(图2)。

4、在近食管胃交界线约1cm处的胃前壁做6针褥式缝线,并距裂孔边缘5cm以远,由膈肌下方穿过膈肌后从上方引出(图3),结扎缝线,贲门即被固定于膈肌下方。二、贲门后固定术(Hill术)1、在上腹正中做出切口。

2、切开食管裂孔处的腹膜返折及膈食管韧带,游离出食管下端并以纱布牵引。

3、将膈肌裂孔于食管后方间断缝合数针至只能容纳食指尖。显露出贲门小弯侧前方及后方的膈食管韧带,在食管筋膜束与弓状韧带间先缝合1针固定线,再由上而下缝合3针校正线(图4),依次结扎缝线。

食管抗反流术
示意图4:缝合固定线与校正线

食管抗反流术
示意图5:让食指尖可以探入贲门口

食管抗反流术
示意图6:将贲门固定完毕后的样子

4、食指尖可由胃前壁探入贲门口(图5)。

5、贲门固定完毕(图6)。三、Belsey术1、在左胸后外侧切口或腋下做出纵向切口,经第8肋间入胸。

2、食管下段及贲门的解剖游离与贲门前固定术相同(图7)。

3、在食管后方间断缝合食管裂孔3~5针,暂不结扎(图8)。

食管抗反流术
示意图7:游离出食管下段及贲门

食管抗反流术
示意图8:在食管后方间断缝合食管裂孔

食管抗反流术
示意图9:缝合第一层褥式线

4、胃底与食管下端缝合第一层褥式线,共3针(图9)。结扎后使胃底包绕食管周径的2/3。

5、胃底与食管下端缝合第二层3针褥式缝线,再由膈肌下方距食管裂孔2~3cm处穿过膈肌于上方引出(图10),结扎缝线。

6、最后结扎食管后方缝线,使裂孔可容纳食指尖(图11)。

食管抗反流术
示意图10:缝合并引出第二层褥式线

食管抗反流术
示意图11:结扎缝线,使裂孔可容纳食指尖

食管抗反流术
示意图12:游离胃底并结扎、切断胃血管

四、胃底折缝术1、在上腹正中做出切口进入腹腔。

2、切开食管裂孔处的腹膜返折及膈食管韧带,游离出食管下端并以纱带牵引。游离胃底并结扎、切断最上方的两支胃血管(图12)。

3、用长钳将胃底前壁顶部由食管下段的后方牵至食管的右侧,再绕至其前方,使胃底包绕食管下端一周(图13)。

4、将包绕食管的胃底用5针间断缝线缝拢(图14),其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指为宜。

食管抗反流术
示意图13:将胃底包绕食管下端一周

食管抗反流术
示意图14:将胃底缝拢

食管抗反流术
示意图15:游离、牵引食管下段

五、Collis-Belsey联合手术1、在左胸后外侧切口或腋下做出纵向切口,经第8肋间入胸。

2、游离出食管下段,套纱带牵引(图15)。

3、经食管裂孔将胃底提至胸内,从食管胃角向下将胃切开5~6cm,间断缝合胃切口。延长了食管的长度并形成了新的食管-胃角。

4、按前面的Belsey手术方法折缝新形成的食管下段及胃底。六、食管切除、间位吻合术切除瘢痕狭窄的食管下段。游离一段带蒂结肠或空肠,吻合于食管与胃之间,再进行结肠-结肠或空肠-空肠对端吻合。七、胃次全切除“Roux-Y”胃空肠吻合术适应于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胃溃疡的病人。空肠-空肠吻合口距离胃空肠吻合口至少30~45cm,以预防术后可能发生的胆汁性食管炎。[1]

手术后的处理方法1、持续胃肠减压,待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胃管,进少量流质,逐日增加至全量。

2、静脉中补充水及电解质,加强营养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