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松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麦松威
麦松威

麦松威(Thomas Chung Wai Mak, 1936年10月—)

结构化学家。 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鹤山。1960年毕业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1963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63年至1965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晶体学系副研究员,1965年至1969年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69年起任职香港中文大学,现为该校伟伦讲座教授,并担任Polyhedron中国区副主编,Crystal Engineering编委等。

麦松威长期从事无机合成、晶体结构和晶体工程、超分子化学等方面研究,并讲授普通化学,化学键,无机化学和X射线晶体衍射等课程。 在超分子化学领域,首例确定主客分子间可以氢键相连,阐明三类β-氢醌包合物的结构异同,并开辟了新型尿素/阴离子包合物的发展方向。无机化学方面,系统研究了甜菜碱类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键合模式。在晶体工程领域,提出阴离子最高配位数的概念,结合银-银亲和作用,对类卤银盐和乙炔银的复盐、三盐及四盐作深入研究,丰富了阴离子的配位化学。

他在国际学报上发表论文900余篇,并有专著8篇。代表性专著有:他和周公度的合著的《Crystallography in Modern Chemistry: A Resource Book of Crystal Structures》由纽约Wiley-Interscience公司1992年出版,);《高等无机结构化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与周公度、李伟基合著)等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在推动香港和内地学术交流和为国家培养科技青年人才方面做出很多贡献。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