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位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解释】

心理位移是指沟通方暂时放弃自己的主观参考标准,尝试以对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看事物,从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体察对方的思想和感受。有利于沟通双方建立稳定的心理联系,形成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心理位移可以说是一种沟通能力,心理位移能力越强,其效应发挥越大,就越能进行良好的沟通。成人师生较为接近的人生阅历和价值取向为双方尝试使用心理位移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一个存在体发生心理位移,指的是存在体的心理反映的变化。为便于理解心理位移模型,我们以人的心理反映为例:比如人的视觉范围为波长为760到380毫微米之间的光波,那么人在用眼睛看事物时就会在这一范围内发生心理位移。

【心理位移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位移。让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扮演相应的角色,促进学生产生与所扮角色的心理上的共鸣,从而模仿学习角色的心理与行动。例如语文老师执教《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见中专语文教材高教版),让学生扮演文中的“父亲”读大学时在列车上做临时服务员的举止言谈,体味那个交不起学费而不乏进取精神、文明风范的大学生的情感,进而产生心理位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