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接近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宏观接近法的基本方法采用宏观接近法进行预算控制,运用三种基本操作方法:

1)根据劳动分配率推算合适的薪酬费用比率。

这里所说的劳动分配率,是指在企业所获得的附加价值中,有多少被作为薪酬开支的费用。

其计算公式为:

劳动分配率= 薪酬费用总额 / 附加价值

附加价值是指:企业本身创造的价值,在性质上犹如家庭的可支配收入。

附加价值=销售额-外部购入价值(材料+外托加工费)

在通常情况下,在企业附加价值中,大企业的劳动分配部分约占40%左右,而小企业则为55%左右。

举例举例来说,某公司目标销售额为6000万元,其附加值比率(附加价值/销售额)为40%,目标劳动分配率为50%,则:

企业可用的薪酬费用总额=6000万元×40%×50%=1200万元

若企业使薪酬费用总额上涨到1500万元,则其必须实现的销售额=1500万元/40%/50%=7500万元

2)根据盈亏平衡点推断出适当的薪酬费用比率。

所谓盈亏平衡点是指:在该点处企业销售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能够弥补其总成本(含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而没有额外的盈利(这里所说的没有盈利,是指没有经济利润,并不是指没有会计利润,它已经包含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在里面)。也就是说,企业处于不盈不亏但尚可维持的状态。

盈亏平衡点= 固定成本 / (1-变动成本比率)

边际盈利点= 固定成本+股息分配 / (1-变动成本比率)

安全盈利点= 固定成本+股息分配+企业盈利保留 / (1-变动成本比率 )

根据上面三式,可以推断出企业支付薪酬成本的各种比率为:

薪酬支付的最高比率(最高薪酬成本比率)= 薪酬成本总额 / 盈亏平衡点

薪酬支付的可能限度(可变薪酬成本比率)= 薪酬成本总额 / 边际盈利点

薪酬支付的安全限度(安全薪酬成本比率)= 薪酬成本总额 / 安全盈利点

3)根据薪酬费用比率推算合理的工资薪酬总额。

在企业采取的各种薪酬预算方法中,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在企业的经营业绩稳定且适度的情况下,管理者可根据本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推导出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的薪酬费用比率,并以此为依据对未来的薪酬费用总额进行预算。

薪酬费用比率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薪酬费用比率=薪酬费用总额/销售额=销售总额/员工人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