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兹侯国
松兹侯国
概述
松兹侯国,前184~前135年,是西汉初期的一个封国,在今安徽省宿松县一带,后被西汉朝廷废除。
历史简介
松兹侯国第一个侯是徐厉,江苏沛县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在青年的时候就随刘邦在沛县起义,后来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刘邦称帝后,徐厉被封为常山国相,高祖死后,吕后当权,公元前184年,吕后立常山王刘义为帝,改封徐厉为松兹侯,在今安徽省宿松县一带成立松兹侯国。
当时松兹侯国地广人稀,极度荒凉,徐厉亲率民众,开山造地,辟川成田,筑溏蓄水,灌溉良田,疏竣河道,引洪入湖。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使松兹侯国有了很大发展,并富庶起来了,徐厉也因此被称为开发宿松的第一人。
前174年,徐厉去世,谥曰“夷侯”,其长子徐悼继位为松兹侯。徐悼在位30年去世,谥曰“康侯”,其子徐偃继位。公元前135年,徐偃因为有罪而被废黜,松兹侯国也由此而被废除了。
松兹侯国历代君主
君主 在位 关系
夷侯(徐厉) 前184~前174年 始封之侯
康侯(徐悼) 前173~前144年 夷侯长子
徐偃 前144~前135年 康侯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