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 地理位置优越

墨江县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横断山系纵谷区东南段,东经108°08′--102°04′、北纬22°52′--23°59′之间,东与元江、红河两县接壤,西与普洱隔江相望,南邻江城,北靠新平,东南接绿春,西北边接镇沅,南北长136公里,东西宽76公里,北回归线从县城穿过,是我国四座"回归城"之一。

二、 气候条件宜人

四季温和,常年光照充足,属亚热带气候类型,全年平均气温为18.3℃,全年降雨量平均为1338毫米。最高海拔2278米,最低海拔440米,温差大,是典型的立体气候。

三、交通通信便捷

国道213线和楚勐公路交汇于墨江,国际大通道昆曼高速公路穿城而过,是西双版纳和思茅市通往省会的必经之路。墨江距昆明273公里,距思茅162公里。村民委员会通路率100%。全县18个乡(镇)全部开通移动电话,有移动基站39座、联通基站25座(含在建10座);拥有装机容量1万门的国际国内程控电话网;县城已开通宽带网。

四、资源丰富

(一)水电资源 墨江县境内 "三江五河"(把边江、阿墨江、泗南江,他郎河、布河、坝干河、杩木河、坝卡河)纵横交错,已查明水资源总量达50.35亿立方米,人均14370立方米,理论水电装机容量达124.24万千瓦。五年内,将开发泗南江水电站(概算总投资13.97亿元,理论水电装机容量20.1万千瓦,现已开工建设)、龙马江水电站(概算总投资21.39亿元,理论水电装机容量28.5万千瓦)、居甫渡水电站(概算总投资22.69亿元,理论水电装机容量28.5万千瓦)、崖羊山水电站(概算总投资8.74亿元,理论水电装机容量12万千瓦,现已开工建设)、石门坎水电站(概算总投资9.29亿元,理论水电装机容量12万千瓦)、新平寨水电站(概算总投资4.21亿元,理论水电装机容量6万千瓦)、阿墨江三级水电站(概算总投资29.95亿元,理论水电装机容量39万千瓦)9个水电项目,投资总额在110亿元左右。待全部电站建成后,墨江县的水电站装机容量将达102万千瓦、将成为全省中型水电站基地。水电产业年实现利税将超过1亿元,成为墨江县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矿藏资源 全县已发现的金属矿种有30种,探明储量提交地质报告的有金矿、银矿、硅酸镍矿、钴矿、硒矿、石棉矿、水泥用石灰石等。其中,黄金储量较大,已探明31吨,年生产黄金万两;镍储量33.3吨,居全国第二,现待开发。

(三)旅游资源 墨江是北回归线穿城而过的地方,美国一家权威杂志描述墨江是全球北回归线上最完美的一块绿洲,有"绿色宝石"之美称。这里建有全球建筑规模最大、设计最先进、功能最完整的北回归线标志园,是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回归线二期工程有待开发;县城新区的太阳广场,占地20亩,有记叙哈尼族爱情、生产生活传说的《扎斯扎依与洛奇洛耶》浮雕、地平日晷、人体太阳钟、四象二十八宿、黄道十二宫、无影手、赤道式日晷等景点。广场融天文、地理、观赏、休闲为一体,继承了传统文化,气势恢宏、布局精巧、内容丰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反映了墨江人民团结奋进、勇于开拓的精神以及对太阳的渴望与崇拜;墨江还有被称为"恐龙时代活化石"的万亩中华桫椤群,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连片桫椤群;有元磨高速公路第二高桥--阿墨江大桥;数万只燕子常年聚集县城的自然奇观,被誉为"万燕之城";有久负盛誉的"墨江八景":滇南杏坛--墨江文庙、被称为"墨江小翠湖"的普益公园、龙泉滚珠等一批令游客赏心悦目的旅游景点。

(四)劳动力资源 墨江历史文化悠久,各种人才辈出,现有一定数量的各种高中级技术人才1043人,其中,高级职称43人,中级职称100人,初级职称3309人。县属职业高级中学每年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实用技术人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五、城市功能较为完备

新区开发迅速,城区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展了近3倍。县城环境优美,商贸、娱乐、饮食服务独具特色,教育、卫生、治安条件良好,外地客商和各界人士进入墨江无不称赞和羡慕。

六、工农业基础雄厚

改革开放以来,墨江县不断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粮食实现自求平衡;初步形成以烤烟、甘蔗、橡胶、茶叶、松脂、畜牧业为骨干,紫胶、紫米、药材协调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紫胶产量全国第一,墨江紫米因有"贡品"之名而远销京、津、沪、杭,是全国有名的"紫胶之乡"、"紫米之乡"。新中国成立初期,墨江县只有茶厂、土纸厂等几家手工作坊。现已建成冶金、电力、建材、林产、化工等工业门类。墨江金矿是云南省黄金行业最大的生产企业,是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墨江酒厂的产品两次荣获国际金奖,改写了"云南只有名烟没有名酒"的历史。

七、水利化程度逐步提高

常林河水库已于2002年11月开工,水库总库容为1374万立方米,渠道总长41.55公里,工程概算总投资1.376亿元。是集灌溉、县城供水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型调节水库,预计2006年10月竣工,建成后全县水利化程度将提高4.6个百分点,达到23.7%。常林河水库是思茅地区在建的最大中型水库。

八、开放意识增强

"你发财,我发展"的意识逐步深入人心,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出台一系列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取消外商投资办企业的繁琐程序,各有关部门实行公开便捷的服务。

九、文明素质提高

县委、政府大力宣传公民道德二十四字方针,在城乡普遍开展创"文明社区"、"文明村寨",和进行"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2000年,获"云南省甲级文明卫生县城"称号,2002年再次"保甲创卫",县城环境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为外来投资者创造了宽松、优美的投资环境。

十、招商引资成绩显著

2000年至今,墨江县先后与投资者签订合作协议20项,协议项目总投资达32.1032亿元,已履约15项,履约率75%,履约资金11.793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989万元。较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有:1、县人民政府与云南滇能(集团)控股公司、云南省开发投资公司签署共同开发泗南江水电站的协议。项目概算总投资13.97亿元,其中:滇能(集团)投资7.1247亿元,占51%,云南省投资公司投资5.4483亿元,占39%,墨江县人民政府投资1.397亿元,占10%。电站已于2003年10月9日开工建设,是墨江县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项目。该电站的投资开发,吹响了墨江县开发"三江五河"的号角,标志着墨江县将结束"看山难,看水愁"的历史,步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2、与玉溪志程房地产有限公司签订了6宗35.844亩土地转让合同,出让金总额为1505.45万元。志程房地产有限公司将投资开发建设新区的民族步行街,现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加快了墨江县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