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东方鸻

物种名称:东方鸻 ,学名:Charadrius veredus。

物种特征:描述:体型中等(24厘米)的褐色及白色鸻。嘴短。冬羽:胸带宽,棕色;嘴狭,脸偏白;上体全褐,无翼上横纹。夏羽:胸橙黄色,具黑色下边,脸无黑色纹。与金斑鸻、蒙古沙鸻及铁嘴鸻区别在腿黄色或近粉。一些年长鸟头部沾些白色。飞行时翼下包括腋羽为浅褐色。 虹膜-淡褐;嘴-橄榄棕色;腿-黄色至偏粉。

叫声:尖哨音kwink,上飞时重复响亮的chip-chip-chip。

分布范围:繁殖于蒙古及中国北方;冬季至马来西亚及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繁殖在内蒙古东部呼伦池周围和辽宁的荒瘠无树草原及沙漠中的泥石滩。迁徙经中国东部但不常见。

习性:于多草地区、河流两岸及沼泽地带取食。

注:过去作为红胸鸻C. asiaticus的同种处理(参见郑作新,1987)。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