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红楼梦
作者:董志新著
出 版 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9-6-1
版次:1页数:427字数:480000 印刷时间:2009-6-1开本:16开纸张:胶版纸 印次:1I S B N:9787807599111包装:平装
编辑推荐编辑推荐 《红楼梦》是“稗圣”曹雪芹留给世人的稀世文学珍品,是光彩夺目的世界级“文化国宝”,是永远值得国人骄傲的文化遗产。本书是一部研究和介绍毛泽东解读《红楼梦》的情况和经验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有着填补学术空白意义的新著。本书作者在较为充分占有研究资料的情况下,对毛泽东珍爱红楼遗产,痴迷阅读小说文本,多角度评论其思想和艺术,巧妙运用红楼典故于生活实际,热情关怀和关注红学人物成长,带动20世纪下半叶红学的波浪式发展和持续繁荣,创立区别于旧红学索隐派和新红学考证派的新的红学流派,深刻广泛地影响红学史的发展方向,等等史实情况,都做了翔实具体的介绍和见解独到的评论。
内容简介毛泽东曾经说过:《红楼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可见这部千古名著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和在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地位。
《毛泽东读<红楼梦>》是一部研究和介绍毛泽东解读《红楼梦》的情况和经验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有着填补学术空白意义的新著。
本书作者在较为充分占有研究资料的情况下,对毛泽东珍爱红楼遗产,痴迷阅读小说文本,多角度评论其思想和艺术,巧妙运用红楼典故于生活实际,热情关怀和关注红学人物成长,带动20世纪下半叶红学的波浪式发展和持续繁荣,创立区别于旧红学索隐派和新红学考证派的新的红学流派,深刻广泛地影响红学史的发展方向,等等史实情况,都做了翔实具体的介绍和见解独到的评论。
全书内容划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家世和生平、思想和艺术才能、文学创作实践(即所谓“曹学”)的评说。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在文学史上地位的判定,以及对阅读文本经验的概括。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多层面多角度的评论阐扬。第四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人物形象的漫议、鉴赏和征引。第五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故事典故、词语典故思想内容的发掘、借鉴和引用。本书全面展示了毛泽东解读《红楼梦》的新鲜经验和独到见解,探讨了毛泽东在红学发展史上应有的独特地位。
作者简介董志新,吉林永吉人氏。生于建国后第三年农历三月廿一,十七岁投笔从戎。受教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和中央党校。性喜购书、读书、写书,尤爱文、史、哲。在连队七年后,经宣传股、科、处新闻报道岗位,于改革开放前一年调入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报社,历任编辑、副主编、主编,二十三年后调入白山出版社,任总编辑至今。在《红楼梦学刊》《孔子研究》《孙子年鉴》等报刊上和其他著作中发表学术论文计有《曹寅扈从东巡考评》《何其芳红学年谱》《何其芳论红楼梦研究综述》《孙子知彼知己原则与毛泽东战略建构》《孔子论晋文公争霸战争》《孔子军事民本思想》等数十篇,著作计有整理校订的《何其芳论红楼梦》、与人合著的《将才论》《未来与沉思——核后时代的军事人才》、自著的《典故的运用》《男儿有志挥金戈》等十部。近二十年来醉心于毛泽东与传统文化、《红楼梦》与红学、孙子与孔子兵学的思考和探索。
目录毛泽东与红楼遗产(自序)——毛泽东派红学的历史地位
他自己说读了十几遍(文本阅读之一)
《红楼梦》就是在一师学的
口袋里装着,书架上放着
恰到好处的引证
线装本·石刻本·精装本
他能背《红楼梦》中很多诗词
你们都要看看《红楼梦》 (文本阅读之二)
“《红楼梦》可以读”
“这些书不看是不行的”
“一定要精读《红楼梦》”
“你去读《红楼梦》吧”
对《红楼梦》发表了许多精辟见解(文本阅读之三)
家境不衰写不出《红楼梦》(曹学之一)
曹雪芹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新版图书信息书 名: 毛泽东读
红楼梦
作者:董志新
出版社: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1年1月1日
ISBN: 9787547012994
开本: 16开
定价: 49.80元
内容简介《毛泽东读红楼梦》内容简介:毛泽东曾经说过《红楼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可见这部千古名著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和在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地位。《毛泽东读<红楼梦>》是一部研究和介绍毛泽东解读《红楼梦》的情况和经验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有着填补学术空白意义的新著。
《毛泽东读<红楼梦>》作者董志新在较为充分占有研究资料的情况下,对毛泽东珍爱红楼遗产,痴迷阅读小说文本,多角度评论其思想和艺术,巧妙运用红楼典故于生活实际,热情关怀和关注红学人物成长,带动20世纪下半叶红学的波浪式发展和持续繁荣,创立区别于旧红学索隐派和新红学考证派的新的红学流派,深刻广泛地影响红学史的发展方向,等等史实情况,都做了翔实具体的介绍和见解独到的评论。
全书内容划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家世和生平、思想和艺术才能、文学创作实践(即所谓“曹学”)的评说。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在文学史上地位的判定,以及对阅读文本经验的概括。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多层面多角度的评论阐扬。第四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人物形象的漫议、鉴赏和征引。第五单元是毛泽东对缸楼梦》故事典故、词语典故思想内容的发掘、借鉴和引用。《毛泽东读红楼梦》全面展示了毛泽东解渎《红楼梦》的新鲜经验和独到见解,探讨了毛泽东在红学发展史上应有的独特地位。
作者简介董志新,吉林永吉人氏。白山出版社总编辑,编审。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近二十一年来醉心与毛泽东与传统文化、《红楼梦》与红学、孙子与孔子兵学的思考与探索。著述有《何其芳论红楼梦》(整理校订)、《毛泽东读四大名著》(四部)等。
图书目录毛泽东与红楼遗产(自序)——毛泽东派红学的历史地位001
他自己说读了十几遍(文本阅读之一)
《红楼梦》就是在一师学的001
口袋里装着,书架上放着003
恰到好处的引证005
线装本·石刻本·精装本006
他能背《红楼梦》中很多诗词009
你们都要看看《红楼梦》(文本阅读之二)
“《红楼梦》可以读”012
“这些书不看是不行的”014
“一定要精读《红楼梦》”016
“你去读《红楼梦》吧”017
对《红楼梦》发表了许多精辟见解(文本阅读之三)026
家境不衰写不出《红楼梦》(曹学之一)029
曹雪芹就生活在那个时代029
你是曹雪芹的同乡嘛034
曹雪芹的家是在雍正手里衰落的036
雍正时代兴“文字狱”040
家境不衰写不出《红楼梦》044
曹雪芹还是想补天的(曹学之二)049
曹雪芹只是个拔贡049
因为有一肚子火气才写《红楼梦》053
多才多艺的伟大作家057
曹雪芹还是想补天的060
“曹雪芹的民主文学”(曹学之三)066
“曹雪芹的民主文学”066
曹雪芹的脂粉气比先生浓得多071
写一部“像《红楼梦》那样的书”075
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阅读感悟之一)078
在“位置是不很高的”七字旁画了个大问号078
中国古代小说写得最好的一部084
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086
对世界的三大贡献089
看五遍才有发言权(阅读感悟之二)092
要读后面的部分(阅读感悟之三)0g8
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阅读感悟之四)104
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104
写的是很精细的社会历史107
当作历史材料来学是有益的110
不读《红楼梦?就不懂封建社会(阅读感悟之五)111
顶好的社会政治小说(红楼思想之一)117
《红楼梦》写“四大家族”(红楼思想之二)123
《红楼梦》是描写“四大家族”的124
主要是写四大家族统治的历史126
可以看出家长制的不断的分裂128
借“四大家族”兴衰揭示封建制度腐朽130
第四回是个总纲(红楼思想之三)134
它是讲阶级斗争的(红楼思想之四)144
它是讲阶级斗争的145
一部形象的阶级斗争史150
只有用阶级分析才能读懂《红楼梦》152
都白白地断送了性命155
关于爱情掩盖政治(红楼思想之五)160
谈情说爱与两派斗争160
才子佳人与四大家族162
当作色情书看待不公道164
“吊膀子”是掩盖政治斗争的166
同一人生观相互结合的爱情(红楼思想之六)175
《讲堂录》中的“意淫”说175
同一人生观相互结合的爱情182
为什么非林妹妹不可187
《红楼梦》尊重女性(红楼思想之七)192
宝二哥说女人是水做的192
贾宝玉对这些人都是同情的195
写女奴“都写得好”197
很早以前就有土地买卖(红楼思想之八)200
非“盗贼”去“抢田夺地”200
助长了农民留恋土地的心理204
写封建剥削只有一两处206
《红楼梦》写得有点希望(红楼思想之九)210
自道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红楼艺术之一)214
作者自道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214
此回是现实主义最成功的范例221
没有实际经验写不出“认镫”二字226
《金瓶梅》是《红楼梦》的老祖宗(红楼艺术之二)229
通过家庭反映社会(红楼艺术之三)237
用假语村言写出来(红楼艺术之四)243
刘姥姥进大观园就是这么写的(红楼艺术之五)250
宁荣二府与“小小之家”251
刘姥姥进大观园就是这样写的254
刘姥姥见凤姐一段“扯得开,收得回”255
石头会说话呢(红楼艺术之六)259
所有剧目与主旨切合(红楼艺术之七)265
作者对戏曲极为熟悉266
书中剧目为当时流行名剧268
所用剧目与本旨切合269
语言是古典小说中最好的(红楼艺术之八)274
语言是古典小说中最好的274
创造了好多文学语言呢279
可以学习他的语言282
而且人物性格各异(红楼艺术之九)284
文学中的一个革命家(红楼人物·贾宝玉之一)291
文学中的一个革命家293
不满意封建制度的小说人物295
他觉得女孩受压嘛298
全不肯劳动的公子哥儿(红楼人物·贾宝玉之二)301
是个很有头脑的女孩(红楼人物·林黛玉之一)305
林黛玉不是四大家族的305
是个很有头脑的女孩308
林黛玉写的诗全能背下来310
身上发出的一种香(红楼人物·林黛玉之二)314
林黛玉身上发出的一种香314
林妹妹自然不愿嫁给焦大315
女同志不同于林黛玉317
不学林黛玉要学花木兰319
凤姐这个人物写得好(红楼人物·王熙凤)321
治世能臣乱世奸雄322
想办法积攒私房326
凤姐这个人物写得好327
当内务部长的材料329
探春不过是代理(红楼人物·贾探春)334
他们不喜欢探春334
探春也当过家337
您想让我当探春339
荣国府的最高家长(红楼人物·贾母)341
贾母是最高家长341
我是《红楼梦》里的老夫人343
刘姥姥是个典型的农民(红楼人物·刘姥姥)346
知不知道刘姥姥这个人物346
刘姥姥是个典型的农民348
像刘姥姥借钱352
敢把皇帝拉下马(征引运用之一)354
张学良敢把老蒋拉下马355
我是“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人357
这是古人王熙凤说的358
彻底的唯物论者就敢写361
要有王熙凤“舍得一身剐”的精神362
东风压倒西风(征引运用之二)364
我们的古人林黛玉讲365
在路线上没有调和余地366
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368
东风已压西风倒371
这是苏州姑娘林黛玉讲的372
总结一个“东风压倒西风”374
杜勒斯对“东风压倒西风”表不惊恐375
东风要占优势376
这一句不宜在这个时候讲377
林黛玉有句话讲得好377
不知大有大的难处征引运用之三)379
多次提起“大有大的难处”这句话379
大国的事情也并不那么好办381
美苏都碰到了许多困难383
“大有大的难处”对我们特别有用384
党员干部警惕受人包围(征引运用之四)386
贾府运筹谋划者无人(征引运用之五)391
没有不散的筵席(征引运用之六)395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征引运用之七)399
其实各有各的心事(征引运用之八)402
贾宝玉的命根与国民党的军队(征引运用之九)410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414
后记419
丛书后记——我这样写毛泽东读“四大名著”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