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不会偈”是唐末五代文益禅师所作的一首偈语。其中的“不会”,一方面是佛教所说的“无明”,另一方面,也是禅宗见道的“安身立命”处,是“菩提即烦恼”的又一种表达形式,更是一种参悟的入门捷径。

作品名称:

不会偈

外文名称:

唐末五代

文学体裁:

偈语

作者:

文益禅师

目录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释作品赏析作者简介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不会偈

【创作年代】唐末五代

【作者姓名】文益禅师

【文学体裁】偈语[1]

作品原文会与不会,与汝①面对。

若也面对,真个②不会。[2]

作品注释①汝:你。

②真个:真的,确实。[1]

作品赏析有一次,文益禅师问一个僧人:“会么?”那僧人回答说:“不会。”文益禅师因而作了这首偈子。对“不会”,文益禅师有深刻的体会,他的老师桂琛禅师就曾如此问过他,他也说:“不会,”桂琛禅师说:“不会最亲切。”

“会与不会,与汝面对”,会与不会,是人们对某个事物理解的过程,没有理解,当然“不会”,理解了,当然“会”。但理解与不理解,与本体精神并没有什么关系。今天不理解,明天可以理解。理解了,不会给精神本体增加什么;没有理解,也不会给精神本体减少什么。理解与否,只是精神本体功能一时的状态而已。所以,禅宗对“会”与“不会”,并不作为衡量见道与否的标准。只有你看穿了“会”与“不会”背后的“那个”,才能从“会”与“不会”的思维陷阱中腾跃而出。所以,“若也面对,真个不会”。这首诗偈,强调的是“面对”,而不是“会与不会”。[2]

作者简介文益禅师(885—958),浙江余杭人,俗姓鲁。7岁出家,20岁于越州开元寺受具足戒。晚年住持金陵清凉院,故称“清凉文益”。他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大法眼禅师”,因此后人称他为“法眼文益”,又称他所开创的禅法为“法眼宗”。 著有《宗门十规论》、《大法眼文益禅师语录》。[3]

文益禅师像

[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