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花叶病毒属
代表种小麦线条花叶病毒(Wheat streak mosaic virus)[1]
病毒特性形态学病毒粒子为弯曲线状,无包膜,长690~700nm,直径11~15nm,螺旋对称结构,螺距约3.4nm。[1]理化特性标准沉降常数S(20W)=166S。[1]核酸为单分子线形正义ssRNA,长约8.5kb,核酸约占病毒粒子重量的5%。相对分子质量2.8×10^6。[1]蛋白质外壳蛋白由一种多肽组成,分子质量约为30kDa。[1]
基因组单分体基因组,RNA的5’端为VPg,3’端为Poly(A)。基因组编码一个多聚蛋白,小麦线条花叶病毒编码的多聚蛋白为344kDa,切割产生10个产物,分别为:40kDa的P1蛋白(推断为蛋白酶),44kDa的HC-Pro蛋白(推断为辅助成分蛋白酶),32kDa的P3蛋白(功能未知),6kDa的6K1蛋白(功能未知),73kDa的柱状内含体解旋酶,6kDa的6K2蛋白(功能未知),23kDa的VPg,26kDa的NIa蛋白(核内含体蛋白酶),64 kDa的NIb蛋白(核内含体复制酶)及30kDa的外壳蛋白。小麦线条花叶病毒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马铃薯Y病毒属的一些蚜传病毒只有22%~25%的同源性。该属小麦小麦线条花叶病毒的基因组及其产物
[1]
线条花叶病毒和雀麦线条病毒的RNA已测序。[1]
抗原特性病毒具有中等免疫原性,与黑麦草花叶病毒属成员有血清学关系,但与其他马铃薯Y病毒科成员在血清学上不相关。[1]
细胞病理病毒存在于寄主植物叶片的所有类型细胞中,电镜下可观察到含有病毒粒子的内含体,在光镜下未能观察到内含体。细胞质中存在着线状病毒粒子和风轮状内含体,当样品固定和包埋过程中细胞其他组分可能被损坏时,风轮状内含体始终存在。[1]
生物学寄主范围小麦线条花叶病毒几乎侵染所有小麦品种以及燕麦、大麦、黑麦、一些玉米品种和黍,还侵染许多单子叶杂草,不侵染双子叶植物。雀麦线条病毒寄主范围局限于禾本科植物。[1]传播在自然界由瘿螨类的曲瘿螨(Aceria tulipae)成虫及若虫以持久方式传播,只通过若虫从感病植株获毒,病毒不经过卵由成虫传到后代。病毒还可以通过机械接种和嫁接传播。[1]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约旦、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俄罗斯等。[1]
分类该属有2个种,代表种是小麦线条花叶病毒,中国已有报道。[1]中文名
学名
雀麦线条病毒
Brome streak virus(BStV)
[Z48506]
小麦线条花叶病毒
Wheat streak mosaic virus(WSMV)
[AF057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