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莆路
福州至莆田路是唐宋以来从福州沿海岸线南下至广州的大道中的一个路段。此路形成甚早,史载陈文帝天嘉四年(563年),章昭达、余孝顷扫荡闽中陈宝应的割据势力时,陈宝应在建安一战全军覆没,星夜奔到莆口(今莆田城),可证在此之前此路已通。
福莆路自福州至莆田县莆阳驿,全长210里,在福州境内长175里。按今地名,线路为出福州南门,经横山、三角埕、峡北,过乌龙江,至青圃、坊口,翻常思岭,入福清县境,续经琯口、宏路、新厝,出境到莆田,路面宽6尺,皆用石板或卵石铺砌。
福州至莆田路是唐宋以来从福州沿海岸线南下至广州的大道中的一个路段。此路形成甚早,史载陈文帝天嘉四年(563年),章昭达、余孝顷扫荡闽中陈宝应的割据势力时,陈宝应在建安一战全军覆没,星夜奔到莆口(今莆田城),可证在此之前此路已通。
福莆路自福州至莆田县莆阳驿,全长210里,在福州境内长175里。按今地名,线路为出福州南门,经横山、三角埕、峡北,过乌龙江,至青圃、坊口,翻常思岭,入福清县境,续经琯口、宏路、新厝,出境到莆田,路面宽6尺,皆用石板或卵石铺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