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碗碗腔皮影戏
基本信息所属地区:陕西·宝鸡·扶风县
遗产编号:IV-23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遗产级别:省
申报人/申报单位:扶风县文化馆[1]
内容介绍开赛前准备工作
[2]
皮影班一般由七人组成,一人挑线,一人配线,一人主唱(生、丑、净、旦全演)其余人拉弦、敲鼓,执各种乐器,一专多能,身兼数职,以“满儿娃”当年演出为例:全班只有五人,其中班首满儿娃主唱,还要敲鼓、打手锣,齐俊乾拉板胡兼吹唢呐、打钹、李起秀挑线,王五敲灯碗,筛板子,拍铰子,敲大锣,杜玉杰吹笛子,五个人唱一本戏。现在增添至七八人。皮影戏剧目很多,适合于各种场合演唱,现在,碗碗腔皮影班里,可以唱50多出大戏,剧目有:《全家福》、《告御状》、《泗水关》、《龙凤灯》、《淮河营》、《三上坟》、《李翠莲还阳》《双报恩》、《四贤册》、《草桥关》、《九华山》、《群雄关》等,碗碗腔皮影戏在演唱时,分三个调式,大调、二调、三调,主要唱腔曲调分为尖板、大板、二板、二六板、飞板、滚板,板式虽不多,由于调式不同,灵活多变,喜、怒、哀、乐表达得淋漓尽致,唱起来婉转悠扬,非常动听。[3]
艺术特征西府碗碗腔皮影戏早年在本地广泛流传,且班社众多,可见它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皮影戏动用人手少,箱底不多,移动方便,舞台简易,以影代人,演译的故事曲折离奇,头尾完整,有许多场面是真人无法表现的,体现了其自身的优势。碗碗腔这一独特的唱腔,委婉动听,音乐渗透力强,在大力普及推动秦腔发展的同时,亦因抢救保护碗碗腔这一艺术形式,使它能像秦腔一样保存流传下去。[4]
历史渊源据老艺人齐俊乾介绍,皮影戏的祖师爷为孔子,传说孔子当年讲学时,嫌自己的容貌丑、不好看,听讲的人都走了,就用罗面的罗儿遮住面目,后来将罗儿改为亮子,侧着脸,隔亮子讲课,为了生动传神,孔子又以影人表达手势、身段,在此基础上演变成了皮影戏。关中皮影分东路、西路两种,扶风皮影属西路风格,以碗碗腔为主,20世纪四五十年代,扶风县境内有10多个皮影班,名气大的有“满儿娃”、“顺劲娃”、“韩家娃”、“省儿娃”、“本儿娃”等,十年“文革”,皮影戏销声匿迹,幸存的满儿娃也因人员流失不能演出,经席宗虎联系组织后,才恢复起了扶风县唯一的一个碗碗腔皮影班。[5]
主要价值学术价值A、皮影戏有它自己的演出唱本,多为艺人自己传抄本,代代相传,极为珍贵。
B、皮影戏的影人制作,工艺要求高,工序复杂,其中有多个环节上的秘传工艺,色彩的运用也十分讲究。
C、影人的造型美观,样式繁多,传种生动。
D、碗碗腔腔调独特,婉转优美。[6]实用价值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虽然有众多的娱乐形式和艺术门类,但都取代不了皮影戏,尤其是碗碗腔皮影戏,中华民族民间长期以来流传下来的这一艺术形式,至今仍为观众喜爱。在不少庙会祭祀活动中,都能见到皮影戏的身影。[6]
相关器乐扶风碗碗腔皮影戏(2)
[7]
碗碗腔皮影戏的乐器,分文武场面,武乐器有鼓、锣、手锣、灯碗、钹、铰子、梆子、板板等,文乐器有板胡、二胡、笛子、三弦、苟琴等,以笛子为主乐器,武乐器起板后,由笛子领头接板,笛子在演奏时,要运用三种指法,适应大调、二调、三调的变调,所以很不容易学成。皮影戏里用的板板,用枣木作成,分上下两页,上页固定在大拇指上,用皮条将上页与下页连在一起,演奏时,甩动手腕,上下板发出颤音,脆亮动听,碗碗腔中使用的还有一种乐器。枸琴,用枸树木料掏空做成琴筒,琴柱较短,构琴用的是皮弦,演奏时要戴上铁皮做的指套,此乐器已经失传了。[8]
传承谱系扶风碗碗腔皮影戏(3)
[9]
扶风碗碗腔皮影戏班的主要成员名叫齐俊乾,自小喜爱演唱,一九五六年加入扶风县剧团戏校学习,曾在剧团当演员,后拜李有才为师学皮影戏,李有才艺名“满儿娃”,已于1990年去世,据李有才的儿子李毛旦介绍,李有才从8岁起,就跟父亲、爷爷学艺,祖孙三代人辈辈相传,现在扶风碗碗腔皮影戏班的成员之一李毛旦,已是第四代传人。现在,李有才的徒弟齐俊乾又培养他的儿子齐锁银为徒,齐锁银吹笛子、挑线已很娴熟,曾随团去法国演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