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姓名:李天群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41109

技术职称:高工

职务:主任

毕业学校:大庆石油学院

最高学位:学士

所学专业:钻井工程

从事专业:钻井

其他熟悉专业:机械

工作单位:大庆石油管理局钻井生产技术服务公司技术管理中心

通讯地址:大庆石油管理局钻井生产技术服务公司技术管理中心技术室

邮政编码:163358

工作简历198707-199107钻探集团钻井一公司钻井一大队32900队从事钻井技术;

199107-199209钻探集团钻技公司技术站从事固井技术;

199209-200307钻探集团钻技公司技术站从事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00311-200508钻探集团钻技公司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室主任。

擅长领域固井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主要成绩1987年7月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并参加工作,1998年2月入党。参加工作17年来,我先后从事过钻井、钻井工具技术管理、固井质量监督、固井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工作,现为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以来,我先后发表不同级别的专业论文36篇,参加完成10个科研项目,并荣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局科技进步奖8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0个。

1998年参与完成的局级科研项目《小井眼固井工艺技术》,独立设计了浮鞋、浮箍、套管扶正器、水泥头等管串附件,参与完成了固井施工软件的开发,推广应用131口,创直接经济效益65.5万元。

2000年参与完成的天然气集团公司级科研项目《大庆长垣东部固井工具及外加剂的研究应用》,主要负责液压承托式水泥帽固井工具和降失水剂的研究应用,推广应用4年来,该工具应用1013口井,避免了由于井口帽子不合格造成的经济损失2555.8万元,减少修井费用1277.9万元,创直接经济效益3251.2万元(扣除全部成本582.5万元)。2002年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二等奖

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局级科研项目《地层压力平衡固井工具及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02-2003年通过在朝阳沟、葡南及杏11-13区等区块的推广与应用,解决了高压地层固井质量差,固井后易发生管外冒的技术难题。2002年获局级技术进步三等奖。作为项目负责人,研制完成了局级科研项目《KB-I可变径套管扶正器的研制与应用》,2003-2004年通过在古龙区块及杏11-13区等区块的推广与应用,解决了大井眼、大斜度井套管居中、固井质量差的技术难题。2003年获局级技术进步三等奖。

作为项目负责人,研制完成了局级科研项目《固井专家预案系统的研究》,2006年通过在朝阳构区块及杏1-13区等区块的推广与应用,解决了调整井、开发井固井施工的技术难题。2006年获局级技术进步三等奖。

作为项目主要研究人员,研制完成了局级重大科研项目《庆深气田防气窜固井工艺技术研究》,2006-2007年通过在庆深气田的推广与应用,解决了深层气井固井质量差、易发生器窜的技术难题。2007年获局级技术进步一等奖。

作为主研人,完成了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研攻关项目中的子项目《小井眼固井工艺技术》。作为主研人,完成了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研攻关项目中子项目《侧钻水平井套管串附件研究》,主要负责研制铰接接头,滚轮扶正器、浮鞋浮箍及相关工具的设计,做为技术骨干参加了《便携式固井施工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应用; 同时先后做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公司级科研项目有《振动固井工具的研制与应用》、《地层压力平衡固井工具的研制与应用》、《井口压力控制器的研制与应用》等项目。

为实现管理局自主知识产权,及时对研发的新产品申请国家专利,其中液压承托式水泥帽工具(专利号ZL00258923.0)、井口压力控制器(专利号ZL01279287.X),地层压力平衡固井工具(专利号ZL01264712.8),型可变径套管扶正器(ZL02240037.0)等10项成果已获国家专利,并已应用于油田钻井工程中,见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我曾连续15年被评为公司先进个人、先进技术工作者,2002年和2006年两次被评为公司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被选拔为公司级“学术带头人”和“B星级人才”,2004年晋升公司“A星级人才”并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勘探开发技术先进个人铜牌光荣称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