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泾船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庄泾船拳源自松江府仓城乡庄泾村,与三秀船拳齐名,祖师爷是郁光明 ,他18岁去少林寺学艺,苦练梅花桩,36岁学成,回家后 自创庄泾船拳,并把一身功夫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乡亲们。自乾隆以来,庄泾村里练武之风渐盛,一块空地上最多时有三、四十人同时开练。每逢青浦县朱家角举行庙会,得到乡绅资助的庄泾武师摇着“拳船”前去赶会,拳船比农船大,载重四五吨,船头为拳师表演处,船舱前半舱置两大圆桶,内插刀枪,后半舱搭彩棚,内有少年锣鼓手4人,后梢搭梢棚,与舱棚相连,并设橹两支,由两人摇橹,两人扯绷,船头立两人撑篙。全船拳师、乐手、船工计20人。每次出发,先备好有猪头香烛的伙食船,开出时,前为拳船,后为伙食船,两船均插彩旗,在锣鼓声中,拳师们轮番在船头献技。因在船头表演,拳步只能直三角步,先开南门,再入门开转,到正门收拳。船上的器械有枪、单刀、双刀、大关刀、一字浪耥、牛角、刺毛棍、少林棍、大梳、月斧、钢叉、阴阳泥铲、飞耙、鞭子等,其中牛角为全国少见。

庄泾船拳主要包括少林山拳、杨家拳、八黑拳、八红拳、六进拳等多种,由于是在船头施展场地狭小,因此对习练者要求颇高,拳手必须桩牢身稳,步伐灵活,方寸之地进退自如,而且出招敏捷,收招干净,容不得半点拖泥带水。如今八红拳早已失传,六进拳也不能打出全套,全村60岁以下村民大都已不会武术。

庄泾船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