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十四中学

学校简介杭州第十四中学是浙江省历史最悠久的著名中学之一,创办于1904年。西湖秀 美的山水、古都文化的深厚底蕴、八方才俊的智慧,铸造了这所学校优秀的品格。学校1978年被定为市重点中学,1981年列为浙江省重点中学,1996年 被确认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学校秉承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和谐教育为特色,致力于学生人格和学力的和谐发展,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单位、省文明学校、省文明单位等40余项集体荣誉称号。2008年,学校再次被评为杭州市人民满意学校。
一百多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张琴秋、刘锡荣,著名教育家吴贻芳,著名科学家邱爱慈、张淑仪,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晓棠,著名作家王旭烽等都曾在学校就读。
学校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 占地5万多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校园人均绿化面积超过5平方米。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是一流的,全部教室都配备了网络教学系统,校园千兆网建成投入使用并与因特网相连接,拥有学校自己的主页。学校的校园典雅、精致、大方,具有深厚的人文积淀和浓郁的学习氛围。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先进而完善,网 络中心、影视演播中心保证了校园信息高速公路的畅通和学生活动的丰富多彩。新建的艺术楼,设有专业的绘画、手工制作、器乐、合唱、舞蹈排练教室及650座 的现代化多功能报告厅。学校的每个教室均配有国内最先进的多媒体设备。
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专职教师145名,其中高级教师69名,省功勋教师一名,特级教师7名,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班主任、省教坛新秀等省级以上优秀教师近30人,省奥赛主教练2人。在全面实施素质 教育和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以和谐教育为特色,尊重学生的差异,努力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学校的追求。德育方面以 学生品德、心理的和谐发展为目标,营造“规范、有序、和谐、发展”的氛围,培养具有“正气、大气、灵气”的现代人;教学上,建构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 和谐模式,研究性学习、问题教学、交际情景教学、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开放式网络等教学方法纷纷走进课堂。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创新教育,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实现教与学的和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高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学校每年都要举 行头脑运动会和艺术节,积极鼓励学生们勇于创新,勇于表现自我。对不同特质的学生,学校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由相应学科的教师担任他们的导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细致的辅导,建立了“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特长生脱颖而出。学校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有几十个学生社团,其中学生合唱团在 杭州市享有盛誉,风帆文学社是全国百佳中学生文学社团之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和谐、勤奋、严谨、创新的校风,学生得到了全面、和谐、有差异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百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卓越的专家学者、社会名流和德才兼备的人才,桃李满天下,校友遍四海。
学校在办学中面向世界,加强了国际交流,属重点涉外单位。近年来,英、美、法、澳、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丹麦等 国的教育界人士和学者先后来校访问交流,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也多次出国访问、研修、交流和短期学习培训。走出国门,开放办学,博采众长,吸取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手段为我所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工作的发展。学校专门聘请了美、英等国的外籍教师在校轮流执教。走出国门,开放办学,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办 学品位。
目前,学校正大踏步地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流示范性中学迈进。
办学成果

人本和谐的教育,使学校的学科竞赛捷报频传。学校的学科竞赛成绩一直名列杭州市前茅,每年都有近百位同学获省级以上奖。学校是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奥赛的四项省团体优胜获得者。
2003年,孟琳燕同学参加了在白俄罗斯举行的国际生物学科奥林匹克奥竞赛,并荣获金牌,实现了浙江省生物学奥赛金牌零的突破。
2004年,楼天城同学参加在雅典举行的第16届中学生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荣获金牌,实现了浙江省信息学奥赛金牌零的突破。
2007年,林济民同学摘取第18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赛金牌。
在杭州市中学生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学校连续多年拔得头筹;在创新大赛、业余无线电大赛、机器人大赛、航模、车模等全国赛事中,学校学生为浙江省争得了荣誉。近年来,学校高考升学率在全省一级重点中学中一直位居前列,一本上线率逐年提高。学校每年都要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重点高等院校输送大量的优秀毕业生。“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让学生成为最优秀的自己”,在日复一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已积淀为十四中的办学的特色。
百年历程1904年,杭州教育会发起创办女学,5月2日正式成立,定名“杭州女学校”。

1907年正月,改名为杭州女子师范学堂。
1911年,改校名为浙江官立女子师范学堂。
1912年,改校名为浙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
1923年秋,改校名为浙江省立女子中学校。
1927年8月,省立女子中学校与省立第一中学校合并为浙江省立第一中学。
1931年6月,省立第一中学女生部恢复独立为浙江省立女子中学,并增设高中部。
1933年8月,改称浙江省立杭州女子中学。
1937年11月,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学校迁至桐庐。
1938年2月,学生送至丽水碧湖参加战时训练。
1938年8月,丽水的七所省立学校组成浙江省立临时联合中学,设高中、初中和师范三部。
1941年春,恢复了浙江省立杭州女子中学。
1947年初,筹备恢复浙江省立杭州女子中学。
1952年,弘道女子中学初中部并入。
1954年,惠兴女子中学高中部并入。
1956年,学校改名为杭州女子中学。
1958年,学校改名为西湖中学,男女合校,附设师专班。
1959年秋,仍恢复女校杭州女子中学,师专班并入杭州师专,男生转入其他中学。
1968年5月,学校改名为杭州五七中学,男女合校。
1971年9月,学校改名为杭州市第十四中学。
1978年,被定为杭州市重点高中。
1981年,被定为浙江省重点高中。
1996年1月,被评定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2000年,与杭州第十二中学合并,沿用杭十四中校名。
2004年,100周年校庆。
校徽

校风勤奋、和谐、严谨、创新
教育理念规范、有序、和谐、发展
校歌西子湖畔,西子儿女书声琅,沐浴知识的清泉,用勤奋铸造人生的辉煌。
同学们奋发自强,莫负青春好时光,同学们奋发自强,莫负青春好时光。
钱江潮头,钱江后浪推前浪,树起远航的桅杆,激浪中升腾金色的理想。
同学们扬起风帆,勇做民族的脊梁,同学们扬起风帆,勇做民族的脊梁。
知名校友吴贻芳(1893年-1985年),著名女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
张琴秋(1904年-1968年),是红军历史上惟一的女师长、方面军女政治部主任,解放后又是共和国第一代女部长。
姜天巢(1901年—1927年),革命烈士。
胡焦琴(1902年—1927年),革命烈士。
楼曼文(1908年-1949年),革命烈士。
陈修良(1907年-1998年),著名的党史专家、老革命家。
陈向明(1921年-1989年),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斯霞(1910年-2004年),中国当代初等教育专家。
王晓棠(1934年-),电影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曾担任中共第十四大代表、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影协副主席、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少将军衔。
张淑仪(1935年-),著名女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电子科学和工程系教授、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
邱爱慈(1941年-),高功率脉冲技术和强流电子束加速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旭烽(1955年—),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品《南方有嘉木》、《不夜之候》。
沈伟光(1959年-),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任职,未来学家、信息战专家,美国人称他为“信息战之父”。
汤唯(1979年-),女演艺明星。
霍玲(1947年-),海军少将、海军装备技术部兵器部副部长、海军试验基地副总工程师。
刘锡荣(1942年-),现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陈崇山(1933年-),现任中国妇女研究会顾问、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顾问、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少数民族分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理事、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受众研究会理事,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文化发展战略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何韵兰(1937年-),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年儿童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理事、北京市美协理事、全国文联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女美术家联谊会会长。
黄书孟(1942年-),现任浙江大学第一副校长、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政协科技教育委员会主任。
周少华(1943年-),曾任国家体改委综合司司长、中国民生银行副行长。
厉玲(1958年-),浙江商界名人,有着“浙江第一职业经理人”、“百货一姐”之称。
蒋泰维(1955年-),现任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
学校信息校址:凤起路580号
邮编:310006
校长:邱锋
网站:http://www.h14z.com
学校的交通十分便利,有26路、66路、5路、12路、21路、1路、10路、14路、48路、30路、152路、826路等公交车途经学校。
学生社团CEC社
心理社
广播社
植物社
FCC动漫社
Talking Talker社
棋社(国际象棋.围棋.中国象棋.五子棋)
音乐话剧社
DIY社
风帆文学社
逻辑推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