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山

澧县城头山城址位于湖南澧县县城西北约10公里处,属车溪乡南岳村。 1979年,澧县文管所在文物调查中发现了该城址。1991年11~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单先进和遭县文管所曹传松对该城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试掘。
城头山古城址占地18.7公顷(280.5亩)。是中国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遗址,距今6500年至7000年。约在6500年前的大溪文化早期,人们开始在城头山掘壕沟,筑城墙。从此,人们在此城居住2000多年,历经了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几个历史时期,直至石家河文化中期(距今约4000年),古城才被废弃。
城头山古城略呈圆形,城垣外圆直径340米,内圆直径325米,围绕城垣的护城河宽30—50米。专家们在城内发掘出大片台基式的房屋建筑基础、设施齐全的制陶作坊、宽阔的城中大路、密集而重叠的氏族墓葬和保存完好的世界最早的水稻田(距今6500年)。解剖城垣时,于城垣外坡又发现了大溪文化早期的壕沟,以及壕沟
内留存的100多种动植物骨骸和籽实、竹苇编织物、船桨、船艄、船板和大批卯榫结构的木构件等。围壕长1000多米,宽10米、深3—4米,比西安市半坡遗址围壕大得多,说明洞庭湖平原早在城出现1000多年前就已形成了雄踞一方的中心大聚落,并表明长江流域古文化发展的高度水平,与素称中化文明摇篮的黄河流域相比毫不逊色,而且时间更早。
城头山1979年被发现,经过1991—2001年连续11次考古大挖掘,现已出土各类精美文物5000多件。1992年和1997年,城头山古城址的考古发掘成果曾两度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5年3月25日,***总书记在视察澧县时,欣然命笔,题了“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八个大字。1996年,城头山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年初,城头山遗址又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城头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古城址。其考古发掘成果记载到了北京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写进了大学和中学的历史教科书。
《震惊世界的考古大发现》
(作者:澧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管理处主任:罗宏武)
1979年,澧县考古工作者曹传松和王本浩在车溪乡南岳村开展文物普查时发现了一座古城,它坐落在高出周围平原1—2米的低平岗地上,当地村民称它为“城头山”。
经过充分准备,于1991年—2001年间,以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何介钧研究员为总领队,先后对城头山进行11次考古发掘。其中1998年—2000年,经国务院特许,享誉学术界的日本国际文化中心组织大量专家,以城头山为主要对象,开展环境考古和高科技考古的合作研究。10余年间,共揭露面积近7000平方米,出土文物16000余件。
城头山的发掘,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首先是确证了这座城是当今中国最早的城。1996年冬和1997年冬,将城墙从内至外解剖贯通,经取文化地层中的木炭标本作碳十四年代测定,由此判断第一期城墙筑造年代当为大溪文化第一期,早于距今6000年。在城头山古城未确证之前,中国已知最早的一座城为仰韶文化晚期筑造的河南郑州西山古城,距今约5300年。而城头山将中国古城出现的时间推前了700——800年。其次是揭露出6500年前的水稻田,它比世界上任何一处已揭露的稻田都要早。洞庭湖区是世界稻作农业主要的发源地,是许多专家的观点,想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最具说服力的证据,那就是找到古水稻田。1997年冬,城头山东城墙发掘时,发现平行排列着三丘古稻田,灌溉设施已初步配套。用碳十四和光释光测年的方法测定农田中的泥土下层距今6000——6600年,上层距今6300——6200年。它的发现,最终使“中国水稻是由南亚传来的”这一传统观点失去了立足之地,确证了中华民族在驯化和栽培稻谷这一伟大事业中的历史功勋。第三是发现和揭露了一座时代最早的完整祭坛和众多的祭祀坑。宗教在古代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1998年冬发掘东城墙,发现呈椭圆形、面积达250平方米的古祭坛和大量祭祀坑。里面发现了大量的殉葬品,甚至出现了人殉现象,在同时期的遗址中,这是罕见的。
通过各种传媒向国内外进行宣传报道,城头山已为世人所知。同时有日、德、英、美等多国学者慕名来此参观访问。1992年和1997年,城头山遗址先后两次入选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5年3月25日,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其题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城头山的考古发掘成果,镌刻到了北京“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写进了我国大、中学历史教科书。2005年被国家确定为“十一•五”重点保护的大遗址,是国家最早确定“十一•五”期间重点投资的20个大遗址之一。同年11月,《城头山遗址》特种邮票小型张公开发行。同时,由中央电视台“见证•发现之旅”栏目组拍摄的大型电视记录片《古城•古墓》(又名《解密城头山》),时长近120分钟,先后多次在1、7、10频道播出。2006年5月,被共青团中央确定为全国第四批青少年教育基地。奥运期间,《古城•古墓》作为展示中华文明的宣传片,将再次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点评:
城头山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早于距今6000年前)、内容最丰富、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古城遗址。遗址区内有世界迄今所发现的历史最早(6300—6500年前)、保存最好的水稻田遗址;是长江流域城邑文化遗存保留得最系统、最具代表性的遗址,具有我国早期古城最完整的古城布局;也是目前所知延用时间最长、地层(文化)关系最清晰的城址。它对史前聚落的发展、筑造城历史和技术、长江流域文明因素的形成、世界稻作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等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大的价值,代表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古文明的发展高度,与素称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流域古文明相比,毫不逊色,而且年代更早。城头山是历史文化的宝库,同时也是弥足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会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