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严
yan
1.程度深;
厉害:~冬|~寒|~刑。严密;紧密:~紧|了|他嘴~,从来不乱说。严厉;严格:庄~|威~|~办|~加管束|纪律很~|坦白从宽,抗拒从~。指父亲:家~。
2.姓氏;
严姓的起源有几种说法,最广为流传的是出自庄姓的说法。《史记》云:「楚之先,出自颛顼高阳氏。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因其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重黎死,其弟吴回继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季连。季连,芈姓,楚乃其後也。周文王时,季连苗裔鬻熊事文王,成王时,封鬻熊之後熊铎於荆蛮之地,建楚。」 楚第六位国君庄王後代以谥为姓,始有庄。 东汉庄光避明帝讳,改为严姓。
此外,其他几种说法有:
战国时代时,秦国昭襄王任严君疾为相,封他於蜀郡严道县(今四川荥经县),号严君,故以邑为氏。
据《姓考》记载,古代有严国,国人以国名为氏。
据《晋书》记载,五胡十六国时後燕有丁零人以严为氏。
少数民族中满、彝、土、锡伯、朝鲜等族皆有严姓。
“庄”与“严”两个字,经常被连在一起使用,表示一种无比肃敬的意思。
庄严二姓 关系亲密
奇妙的是,以这两个字来表示的姓氏,实际上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的严姓是庄姓改来的,所以有一部分姓严的人,根本就和庄姓是一家人,二姓之间的关系,真是亲密万分。
庄、严二姓的的奥妙关系是这样形成的:据《正字通》的记载,汉明帝的名字叫做刘庄,按照当时的习惯,为了避讳天子的名字,一些本来姓庄的人,像名满四海的一代高士庄光和大学者庄忌等,都改姓为严,变成了后世大家所熟知的严光和严忌。据说,这两位当代名人改姓为严之后,许多姓庄的人都纷纷仿效,就此以严为姓。至于他们在决定改姓的时候,为什么不用别的姓,而要采用严字,后世推测,大概也跟庄、严两个字经常被连在一起使用有关系。
庄姓改为严姓这件事,是发生在西汉明帝的时候,也就是距离现在差不多1900年以前。那么,在此之前,中国难道就没有“严”这个姓氏吗?
关于这个问题,《姓纂》所提供的答案是这样的:“严姓,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后汉庄光,避明帝讳并改为严。”
这段记载指出,早在春秋时代的楚国,就是楚王的后代以严为姓。楚国本来姓芈,是颛顼玄孙陆终的第六个儿子季连的后裔,则严姓自然也是颛顼的后代了。不过,严氏的得姓,跟其他大姓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他们既非以国为氏,亦非因官命姓,而是“以谥为姓”。
严姓,既然是早在春秋时就有了的,则后来汉代由庄姓改来的那些姓严的人,说起来好像应该跟原来的严姓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妙就妙在这里,庄姓是出自楚王,而严姓又为楚庄王的支孙所创,则推算起来,庄、严两姓岂非同出一源?怪不得汉代的庄光和庄忌这些人会心安理得地就改姓为严,因为姓严与姓庄,就血缘上来说,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分别。
上面说到过,严光本来姓庄,后来因避明帝讳,才改姓为严,他的子孙也就此世代以严为姓,算起来还应该是这一支严姓的始祖。他是东汉初年的人,跟中兴汉室的光武帝曾经是同学,两人的交情非常好。光武帝即位后,严光改变姓名,隐身不见,光武帝想尽办法明察暗访,才把他找了回来,后来就发生了皇帝跟他同榻,他却以足加帝腹,被太史认为是“客星犯帝座”而大惊小怪的故事。
光武以帝王之尊,虽然对这位素知其才具的老同学曲意奉承,但严光到底还是不肯做官。后来,他归隐于富春山,耕钓以终。他当年垂钓的地方,并且被后人命名为“严陵濑”,该处就是现在浙江省桐庐县南边的江滨。像这样一位视富贵如贱土,但求清风明月的高士,怎不叫人敬慕万分!他的子孙,又怎能不引以自豪自傲!
严姓名人
春秋战国
严遂
汉朝
严光/庄光
严忌/庄忌:辞赋家、世称严夫子
严遵:思想家
严助:辞赋家
严彭祖:经学家
严延年
严颜:军事家
严畯:政治家、地理学家
南北朝
严稜
唐朝
严挺之
严武
严震
严郢
严绶:政治家
严安之
宋朝
严用和:医学家
严仁:词人
严羽:词人
严参
明朝
严嵩:政治家
严拭
严讷:政治家
严澄:音乐家
清朝
严绳孙:书法家、诗人
严遂成:诗人
严可均:清代学者,集唐以前总集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著有《铁桥漫稿》、《说文声类》等。
严演亮:书法家
近代
严复: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严济慈:物理学家、教育家
严家淦
严凤英
现代
严斌:画家,书法家
严兵:中医经络大师
严以敬(阿虫):漫画家
严浩:电影导演
严文井:童话作家
严顺开:著名影视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严凯泰:企业家
严新:气功师
严家其: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严宽:演员和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