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巴拉草(para grass)

禾本科臂形草属的一个种,学名Brachiaria mutica (Forsk) Stapf.或Panicum muticu

m Forsk.,P.purpurascens Raddi, P.barbinode Trin.等。又名钝叶臂形草。多年生牧

草。原产西非。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多雨地区。1964年引入中国海南省试种。广东

、广西都有栽培。

匍匐茎粗0.4-1cm,长2-3m,茎节着地生根,多分枝,节上密被茸毛。叶长10-30cm,宽

1.6-2.4cm。圆锥花序顶生。结实率低,每公顶产种子13-25kg。喜热带潮湿气候和季风

气候。适于年平均温度19-24℃,最低月平均温度7-17℃的地区栽培。耐水渍,不耐寒,

受冻茎叶枯萎,但来春返青快。再生力强,耐践踏。一般用匍匐茎繁殖。插条带2-3节,

长约30cm,株行距1×1m,每穴斜插2条,雨季种植。宜与蝴蝶豆或爪哇葛藤混种。植株

覆盖地面,高达1m即可刈割。在生长季节,每隔30-45天割1次,每年割4-5次。割后及时

追施氮肥。通常每公顷年产干物质5-12t,最高可达39t。干物质含粗蛋白质2.8-16.1%,

粗纤维28-34%,无氮浸出物41-57%,粗脂肪0.9-3.9%。适于作青饲料,晒制干草或放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