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衣青
【生平介绍】
黄衣青,原名黄懿青,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童话作家,1914年出生于福建仙游城关会仙巷芝兰室的教育世家,自幼受其父熏陶,酷爱中国古典文学。
1925年毕业于县立师范中学,1931年考入厦门大学教育系,参加了当时进步组织活动,不能久留厦门就学,被迫转学上海大夏大学(华东师大前身)文学系。
1936年大学毕业后,留学日本。1937年日本野蛮发动侵华战争,残害中华同胞。她同年回国,辗转内地,参加抗日救亡工作。
1947年,她担任上海中华局编辑,解放后转任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小朋友》期刊主编,编辑室主任,编审。她是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34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和翻译。
黄衣青四十多年兢兢业业的编、译创作硕果和丰厚业绩为我国儿童文学宝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儿童文艺大词典》、《中国当代文学家名人录》、《中国现代女作家传》和《中国翻译家辞典》以及《童话字典》等权威工具书都收录她的文章。
四十年多年来,黄衣青在外国文学翻译和童话创作两个领域取得可喜成果。她曾在《儿童晨报》上发表英国伟大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大卫·考伯菲德》的译文。她共译六十多万字,但译稿未能登完,因抗日战争爆发,余稿随着译者辗转内地时被焚毁了。
除此以外她的主要译作还有:[美国]杰克·伦敦《猎熊的孩子》(中华书局,1961年)、[英]罗杰·巴齐尼《小火柴人》(长篇童话,中华书局,1951年)、[英]穆卡利姆《欢乐的家》(上海少儿出版社,1953年)、[俄]马明西比利雅克《灰脖鸭》(中华书局,1952年)、《阿廖娜的童话》(上海少儿出版社,1959年)、《小天鹅》(上海少儿出版社,1958年)、[俄]科洛连库《地窖里的孩子们》(中华书局,1953年)、[苏]卡达耶夫《奇妙的七色花》(上海少儿出版社,1956年)、[苏]福隆科娃《慌慌张张的马莎》(上海少儿出版社,1957年)、[美]葆拉·.福克斯《一只眼睛的猫》、《跳舞的奴隶》。
她创作的作品有《小城里的故事》、《北极探险》、《漫游娃娃宫》及幼儿童话二十多册。其中《找小哥哥》、《小黄莺唱歌》作为美影卡通美术片放映。《小公鸡吹喇叭》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1992年3月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黄衣青作品选集》。
【黄衣青与儿童文学翻译】
不同内容的翻译在实际中要求不同,文学翻译必须尽可能保持原作艺术特色。对于这一观点,黄衣青认为叙述结构的风格应与原作相符,翻译作品要忠于原作,并将其与本族语的语言特点良好结合起来。文学翻译要有良好的文学根基,才能在翻译过程中把美好意境展示出来。在儿童文学翻译方面,要选择优秀的作品,全面了解其风格,而后根据儿童各年龄段不同特点来翻译。翻译作品要贴近读者,力求易懂。例如她所译的杰克·伦敦《猎熊的孩子》中为了让小读者读懂,译文加了如下两处注释:
当漫长的冬季的黑暗来时(在北极整个冬季都是黑夜--译者)
传说里的基色,是一个灵敏的强健的孩子,他已看见了十三个太阳,在北极地方是这样计算时间的。 (在极带地方,半年白昼,接着半年黑夜,因此看见十三个太阳就是活了十三岁--译者)
什么是所谓的"漫长的冬季的黑暗","十三个太阳"又是指什么呢?这两段文字恰巧出现于开篇,如果小读者刚开始阅读就碰到困难,对后文就没有继续读下去的愿望,一篇好文章就有可能无法得以流传。黄衣青将她的文章贴近小读者,为的是把优秀的作品推荐给他们。因为有了加注,才不至于让小读者在阅读时觉得难度大而放弃一本好书。
黄衣青强调翻译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单纯讲理论,正如"纸上谈兵",并不能将翻译做好。翻译的关键在于对语言的驾驭,选词是个关键。一个英语单词有多个对应的中文词汇,在翻译时必须比较每个词的用法,对照上下文,选择最恰当的词,而后将句子连贯起来,看整个句子的意义和感情是否表达得淋漓尽致。在翻译的实践中,要不断地"推敲",才能不断进步。
她认为做儿童文学翻译要深入到学校,到孩子中间去,熟悉他们的语言特征,使得文章翻译时做到选词精当,所翻译的作品达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她自己在翻译时也是这么做的。譬如她译的《好心的猎人》,原作者马明·西比利雅克把作品写得很美,而译文诗化的语言更具感染力,令人犹如置身于俄国乌拉尔山北部的森林,亲身体验到森林生活气息。请看译文中的描写:
"从路乔佛山上流出许多条小溪。有一条快乐地流向蒂契基村的小溪,不论冬季和夏季,总是把像眼泪那样清澈的水供给这村子。
蒂契基村的小房子并不是有计划地造起来的,谁爱怎么造就怎么造。有两幢小房子紧靠在溪边,另一幢站在陡坡上,其他的小房子像羊群一样沿岸边分散着。
蒂契基村里,甚至连街道都没有,在一幢幢小房子的中间,弯弯曲曲地踏出小路。蒂契基村的农民们好像本来也不需要街道似的, 因为街道上面没有交通工具行驶。蒂契基村的人没有大车。"
在文章里,"有一条快乐地流向蒂契基村的小溪,不论冬季和夏季,总是把像眼泪那样清澈的水供给这村子"如同一首诗,兼用简单而准确的比喻,生动描绘小说的场景。"蒂契基村里,甚至连街道都没有,有一幢幢小房子的中间,弯弯曲曲地踏出小路。蒂契基村的农民们好像本来也不需要街道似的,因为街道上面没有交通工具行驶。蒂契基村的人没有大车。",行文看似松散,而其中运用语调、语感、语句的排列手法,却不失为匠心独具,让读者读完体会一番蒂契基村的情调。再看译文的另一段精彩描写:
"一棵棵纵树的尖树梢高耸入天空,毛茸茸的树枝交叉着,在猎人的头顶形成了密不透风的黑暗的穹窿,只有几个地方太阳光快乐地张望着,它像金黄斑点一样烙在淡黄色的苔藓上或者羊齿草的宽阔叶子上。在这种树林里,青草是不生长的,叶美利在柔软的淡黄色苔藓上行走,好像在地毡上行走一样。"
正如秦文君在评点这段话时称"森林的美景像书一般,被作者一页一页翻开。"语言的美,引领读者进入画境。译者用通俗易懂的词汇,贴近小读者,同时也再现了原文的风格。
【翻译与创作:互动的过程】
黄衣青认为翻译作品对于创作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在上海大夏大学,她开始真正走进儿童文学园地。她选修陈伯吹老师的儿童文学课,对儿童文学名著产生喜爱,这之后,便与儿童文学结下不解之缘,翻译及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翻译是一个学习创作的良好实践过程,可借鉴原作的写作手法,激发创作灵感。
黄衣青认为应该把优秀的世界名著介绍给广大儿童。在引进和学习一些外国儿童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她翻译了多部作品,尤其喜爱马明·西比利雅克的作品,认为"其对动物的特性观察入微,把现实与童话意境结合的浑然一体,增强了美的境界和丰富的想象"。
黄衣青在翻译原作的同时,欣赏学习作品的语言、创作风格,进一步拓展写作的思维空间。这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样,她琢磨儿童语言,从儿童的想象力、思想感情出发,进行儿童文学创作,给翻译作品带来帮助,所译作品的语言更贴近儿童生活,易于为他们接受。
【保持一颗童心:为孩子们多出些好作品】
多年的编辑和创作实践,黄衣青认为"幼儿文学应在儿童文学中占重要地位。要写出高质量的幼儿文学作品,难度很大。要广泛而深刻理解低幼孩子的特点、兴趣、爱好、模仿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等,寓教育于娱乐中,用最精最美的精神食粮,培养教育他们成为我们祖国的新主人"。
她创作了许多童话,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如《找小哥哥》、《小黄莺唱歌》、《小公鸡吹喇叭》等。童话的重要特点是夸张和幻想,在童话中人会飞,动物会说话,会梦想人间的奇妙。正因为有幻想,童话产生无穷魅力。但是幻想不等同于胡思乱想,不能脱离生活轨道。童话通过幻想来反映现实,好的童话包含教育意义,教会孩子辨别善恶是非。
而时下社会上新出版的一些儿童读物却充满了怪诞,对此黄衣青老师有她的看法:儿童读物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可以"新奇",但是不可"怪",一些突出"怪"的作品势必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容易使孩子脱离现实,想入非非。一部作品的好坏,对一个孩子的成长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儿童文学工作者,应当要本着为社会负责、为下一代负责的态度,推出好的作品,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深深影响了黄衣青的一生,至今她仍然熟记这一名句。在她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应利于他人,活得要有意义。
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无论翻译还是创作儿童文学,她总是要推出健康有意义的作品。她翻译的《奇妙的七色花》便是让小朋友在读完作品后,能够学会如何关心他人疾苦,怎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故事中穿插了许多绝妙的想象,小朋友在阅读的过程既感受到了它的神奇,又受到教育。
美国葆拉·福克斯的《一只眼睛的猫》获得美国1984年纽伯莱奖和儿童读物奖,作品真实、生动、细致地描写了一个孩子犯错误打伤猫之后的心态,教育儿童要勇于承认错误。
杰克·伦敦的《猎熊的孩子》中的主人公基色并非天才,原本是一个孤苦的小人物,为了得到公平的对待,被横加斥责后走上英雄之路。 "因为他用智慧,不是用魔法,所以本来是一个穷困的冰屋里的苦孩子,会成为村中的很有用的人。他一生努力使他的一族人过着安宁的生活。"(见译文)她翻译的《好心的猎人》及其《猎熊的孩子》两篇小说,作为精品,被收录进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曹文轩主编、秦文君点评的《外国儿童文学名作导读本。小说卷2》。黄衣青希望当代的儿童多读世界名著,开阔视野,开启智慧大门。
在文革期间黄衣青被迫退休,搁笔十年。庐山会议后,儿童文学显现生机,她倍受鼓舞,重新拿笔,决心走完为孩子们创作的道路。暑期笔者到上海,拜访了黄衣青老师。对年轻人她寄予厚望,希望能多翻译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呈现给小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