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考利持续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麦考利持续期(Macaulay Duration)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克·麦考利于1938年首先提出来的。它是用来对债券进行具体的数值分析,以衡量其价格对利率(或收益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的一个指标。它的计算方法是,将债券未来各部分现金流入量的到期时间分别加权后再汇总,权重是各个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然后用这个加权的总到期时间除以所有的现金流量现值之和(即债券的价格),得出的就是麦考利持续期的数值。这个数值,表面上看是该债券收益的一种平均到期时间,而奇妙之处在于,它又是债券价格对收益率变化敏感性的比例系数。要知道利率(收益率)变动时债券价格的反应,只要用麦考利持续期数值来乘以收益率变化量就可以了。假定某种债券的麦考利持续期是10,该债券的收益率在瞬间要从9%升至9.10%,那么收益率的变化是0.10,10乘以0.10,得1,这个数字就是该债券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数值。也就是说,当某债券的收益率可能要上升10个基点(0.1个百分点)的时候,如果债券的麦考利持续期是10,那么它的价格将下降1%。上面提到过,债券的收益率与其价格总是反方向运动的,所以上述计算过程列成公式时必须加上一个负号。由此可见,债券的麦考利持续期越大,它的价格对收益率变动的敏感性就越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