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刀菌毒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有些种类的镰刀菌能在各种粮食中生长并能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如玉米赤霉烯酮、串珠镰刀菌素C和单端孢霉素类等。

镰刀菌能在1—39℃的温度范围内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28℃),最适产毒温度通常在8—12℃之间。玉米赤霉烯酮可使猪发生雌性激素亢进症,单端孢霉素类则阻碍蛋白质合成而引起动物呕吐、腹泻和拒食。不过还有许多现象至今尚未得到明确的解释,例如镰刀菌污染的粮食造成的食物中毒,可能引起带有流行病特征的人类的疾病;又如T-2毒素造成的白细胞减少症主要出现在俄国,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是进行性的造血系统功能衰退。

单端孢霉素类要在温度超过200℃才能被破坏,所以经过通常的烘烤后,它们仍有活性(在残留的湿气中也要100℃才能被破坏)。粮食经多年储藏后,单端孢霉素类的毒力依然存在,无论酸或碱都很难使它们失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