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熵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负熵是物质系统有序化、组织化、复杂化状态的一种量度。

齐拉德首次提出了“负熵”这个经典热力学中从未出现过的概念和术语。

熵是用以表示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或说明其可能出现的程度。(或者说是描述一个孤立系统中物质的无序程度)

在自然科学家看来,人类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有序化的增长过程,人类的一切生产与消费实际上就是“负熵”的创造与消耗;在社会科学家看来,人类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本质力(即劳动能力或社会生产力)的增强过程,人类的一切生产与消费实际上就是“价值”的创造与消耗。然而,无论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既不承认“负熵与价值毫不相干”,也不承认“负熵就是价值,价值就是负熵”。

1944年,著名的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薛定谔(E.Schrodinger)出版《生命是什么?》一书,明确地论述了负熵的概念,并且把它应用到生物学问题中,提出了“生物赖负熵为生”(或译“生物以负熵为食”)的名言。

负熵的概念最初是不容易被人们接受的。薛定谔本人也明白地写道:“关于负熵的说法,遭到过物理界同事们的怀疑和反对。我首先要说的是,如果我只是想迎合他们的心意的话,那我就该用自由能来代替这个问题的讨论了,但是自由能是一个的相当复杂的概念,它和玻耳兹曼有序-无序原理的关系不见得比用熵和‘取负号的熵’表达的更为清晰。另外,负熵这种表述恰巧是玻耳兹曼原始论证的东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