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1.财政部副部长【图】个人资料
男,汉族,1951年10月生,山东济宁人,197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5月参加工作,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会计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4年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外国财政研究室副主任,
1985年至1989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二秘、一秘,
1989年至1990年任财政部世界银行业务司处长,

1990年至1992年任世界银行中国执行董事办公室技术助理、顾问,
1992年至1996年任财政部世界银行司副司长、司长,
1996年至1998年任世界银行中国执行董事办公室执行董事,
1999年至2002年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
2000年7月至2003年9月任财政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
2003年9月至现在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
2.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学习经历
1981-1985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5-1988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与电器学科获硕士学位
1994-1998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与电器学科获博士学位
1990-1996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讲师
1996-2001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副教授
2001-2003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
2003-现在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小功率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学学科
电机与电器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一体化电机系统的设计、控制与应用技术,近年主要从事无刷直流电机静音驱动系统、旋转轴系自动平衡、直线电磁加速等方面的研究。
所主持研究的项目“静音洗衣机直接驱动用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 具有低噪音,高效率等优点,于2001年9月通过了黑龙江省科委鉴定,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
获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校优秀教学一等奖一次,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次,发表论文40余篇。
论著成果
1.Li Yong, Lu Yongping. Simulation Study on Rotating Radial Electromagnetic Force For Use in Dynamic Balancing, The International J. for Computation & Mathematic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02(2)
2. Li Yong, Zou Jibin, Lu Yongping. An Optimum Design of Magnet Shape i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 IEEE Transaction on Magnetics, accepted. 3. Lu Yongping, Li Yong. Tooth-slot cogging torque and noise of PM motors, Proc. Of 5th ICEMS, 2001.8
4. Li Yong, Lu Yongping, Xu Genfa, Xia Songbo. On-line current feed and computer aided control tactics for automatic balancing head, J. of HIT, 2002.4
5. Li Yong, Lu Yongping. Research on Dynamic Balancing with Rotating Radial Electromagnetic Force, J. of HIT, accepted
6. 李勇,陆永平. 遥控平衡头的单盘转子自动平衡实验研究,振动工程学报,1998. 4
7. 杨贵杰,李勇,陆永平. 永磁感应子式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模型及控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accepted
8. 李勇,陆永平. 永磁差频电动平衡头的振动控制实验研究,振动工程学报,2000.6
9. 李勇,陆永平. 高速转子电动平衡头的设计与措施,哈工大学报,1998. 9
10. 李勇,陆永平. 采用旋转电磁力的在线动平衡机技术研究(III): 运行特性分析,微特电机,2000.8
3.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生【图】个人资料
男,1961年6月生,1982年7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信息分类与代码”行业标准编制委员会委员。培养研究生共25名。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信息工程与数据库、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企业资源管理(ERP)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完成了“节水管理信息系统”、“消防安全综合管理决策支持软件系统研究”、“财政非税收入票款分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等科研项目。
所获荣誉
“便民连锁店计算机网络系统”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17篇。
4.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个人信息
职称:副教授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1年11月
院系:清华大学化学系
学习简历:
1979. 9-1980.2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
1980.3-1981.3在东北师范大学赴日留学生预备学校学习
1981.4-1985.3在日本爱媛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学习(理学学士学位)
1985.4-1987.3在日本爱媛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学习(理学硕士学位)
1997.5获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指导教授山内淳)
工作简历:
1987.4-1989.11 清华大学化学系助教
1989.12-1994.11 清华大学化学系讲师
1994.12-现在 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1989.10-1989.12国际学术交流
1995.10-1997.4客座研究员,日本爱媛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人间·环境学研究科
学术兼职:
1.《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编委,《波谱学杂志》副主编
2.Member of International EPR(ESR) Society(亚太分会中方代表)
3.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4.中国化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领域:
1.磁共振波谱学(核磁共振,电子自旋共振)
2.核磁共振的应用及方法学研究
3.二维核磁共振和电子顺磁共振的理论及应用方法的研究
4.配位化学
5.具有特殊电子基态的铜冠醚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6.超分子化学(大环化合物化学)
7.杯芳烃类化合物的自由基包合作用;功能性杯芳烃、冠醚、酞菁的合成
8.自旋化学
9.杯芳烃类氮氧自由基的合成及表征
主要业绩:
已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EI和ISTP收录。获第二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1991年)。2004年获王天眷波谱奖。
代表性论文
Li Y.; X-ray Structures an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Diaqua- and Dichlorocopper(II) Complexes of 15-Crown-5 and 4’-Substituted Benzo-15-Crown-5 with a 3dz2 Ground-State Doublet, Bull. Chem. Soc. Jpn., 1996, 69(9): 2513-2523.
5.吉林大学数学学院院长【图】一、个人简历
籍 贯: 吉林省靖宇县
出生年月: 1958年5月
二、大学以上学历

1978.9-1982.7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生
1982.9-1985.7吉林大学数学所硕士研究生
1987.9-1990.6 吉林大学数学所在职博士研究生
三、行政职务
2005.10-现在 吉林大学数学学院院长
四、学术任职
1985.7-1987.7 吉林大学数学系助教
1987.7-1992.9 吉林大学数学系讲师
1992.9-1994.9 吉林大学数学系副教授
1994.9-现在 吉林大学数学系教授
1997.1-现在 吉林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
五、社会兼职
中国运筹学会常务理事
吉林省运筹学会理事长
吉林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
吉林省政协委员
教育部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届数理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六.主要学术贡献
长期从事非线性系统的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在这一领域做出了一些重要的工作,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主要学术成果包括:给出了Poincaré-Birkhoff 扭转定理的构造性证明;解决了Poincaré 动力学基本问题的一个猜测;建立了广义哈密顿系统的Kolmogorov-Arnold-Moser理论;阐述了多值动力系统的Conley指标理论。于国内外有影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共指导博士研究生人34人(毕业11人,在读23人),硕士研究生44人(毕业30人,在读14人).
1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 《数学与其他领域交叉的若干专题--动力系统大范围演化理论及其应用》,国家973计划(2006CD805903),2007-2011。
2) 《哈密顿系统与辛几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531050),20万,2006-2008,主要参加者。
3) 《广义哈密顿系统KAM理论和有效稳定性》,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0225107),70万,2002-2006,项目负责人。
4)《哈密顿系统的几乎自守集结构及其动力学稳定性》,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0428101),40万,2005-2007,项目负责人。
5) 《非线性科学中的若干问题》,科技部973重大项目,30万,2000-2004,主要参加者。
6) 《不可积系统的KAM理论》,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12万,2000-2003,项目负责人。
7) 《哈密顿系统不变环面的保持性》,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30万,2000-2002,项目负责人。
8) 《哈密顿系统Melnikov 保持性问题》,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3万, 2000-2002,项目负责人。
9) 《哈密顿网络的稳定性》,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10万,1999-2001,项目负责人。
10) 《具多哈密顿结构的KAM理论》,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40183030),5万,2005-2007,项目负责人。
11) 《近可积系统的有效稳定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771042),6.6万,1998-2000,项目负责人。
2.承担的主要教学项目
1) 《常微分方程》,十五规划教材项目,2003
2) 《常微分方程》,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优秀项目,2003
3) 《常微分方程》,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2004
4) 《常微分方程》,国家精品课程,2005
5) 《常微分方程》,吉林省精品课程,2005
6) 《综合性院校公共数学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2006
7) 《常微分方程》,吉林大学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2003
8) 《新时期应用数学人才培养》, 吉林大学新世纪教学改革第二批立项重点项目, 2003
3.获奖励情况
1) 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理事会,2005。
2) 吉林省高级专家,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2005。
3) 吉林省第一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人选,吉林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教育厅,2005。
4) 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获得者(合作者:易英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4。
5) 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七部门,2004。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届数理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4。
7) 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吉林省人民政府,2004。
8) 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优秀项目,教育部,2003。
9)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2。
10)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2000。
11)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教育部,2000。
12) 国务院政府津贴,1998。
4. 编写教材情况
1) 《常微分方程》,伍卓群,李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 《常微分方程》,周钦德,李勇,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
5. 2000年以来发表论文目录
1. Y. Li and J. X. Yin, 2000, Radially symmetric solutions of generalized mean curvature equation with singularity, Chin. Ann. Math. 21A, 483-490
2. M. Kunze, T. Kupper and Y. Li, 2000, On Conley index theory for non-smooth dynamical systems, Differential Integral Equations 13, 479-502.
3. T. Kupper, Y. Li and B. Zhang, 2000, Periodic solutions for dissipative-repulsive systems, Tohoku Math. J. 52(4), 321-329.
4. Q. D. Huang, F. Z. Cong and Y. Li, 2000, Hyperbolic lower dimensional invariant tori for Hamiltonian systems, J. Differential Equations 164, 355-379.
5. F. Z. Cong, T. Kupper, Y. Li and J. G. You, 2000, KAM-type theorem on resonant surfaces for nearly integrable Hamiltonian systems, J. Nonl. Sci. 10, 49-68.
6. Q. D. Huang, F. Z. Cong and Y. Li, 2001, Elliptic lower dimensional invariant tori for generalized Hamiltonian systems, Nonl. Anal. 45, 241-260.
7. S. Y. Shi and Y. Li, 2001, Non-integrability for general nonlinear systems, Z. Angew Math. Phys. 52, 191-200.
8. S-N. Chow, Y. Li and Y. F. Yi, 2002, Persistence of invariant tori on submanifolds in Hamiltonian systems, J. Nonlinear Sci., Vol. 12, 585-617.
9. Y. Li and Y. F. Yi, 2002, Persistence of invariant tori for generalized Hamiltonian systems, Ergod. Th & Dyn. Sys., Vol. 22, 1233-1261.
10. Y. Li and Y. F. Yi, 2003, A quasiperiodic Poincare theorem, Math. Ann., Vol. 326, 649-690.
11. K. H. Kwek, Y. Li and S. Y. Shi, 2003, Partial integrability for general nonlinear systems, Z. Angew Math. Phys. 54, 26-47.
12. F. Z. Cong and Y. Li, 2004, Effective stability for generalized Hamiltonian systems, Science in China Ser. A Mathematics, Vol. 47, 675-686.
13. Y. C. Han and Y. Li,2005, Arnold’s theorem on properly degenerate systems with the Russmann nondegeneracy, Science in China Ser. A Mathematics, 48, no. 12, 1656-1669.
14. Y. Li and Y. F. Yi, 2005, On Poincaré-Treshchev tori in Hamiltonian systems. EQUADIFF 2003, 136--151, World Sci. Publ., Hackensack, NJ, 2005
15. Y. Li and Y. F. Yi, 2005, Persistence of lower dimensional tori of general types in Hamiltonian systems, Trans. Amer. Math. Soc. 357, 1565-1600.
6.山东省美术馆画家【图】个人简介
1963年生于山东济南,198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87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供职山东省美术馆,二级美术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教授、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擅长中国画。

作品获奖情况
作品《静静的微山湖》、《小张庄》、《甜蜜的城》、《祥云》、《日全食·俑》获庆祝建军六十周年全国美展,获二等奖、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第七届全国美展;首届中国画大展;第八届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首届中国画人物画展,获铜奖;首届国画家学术邀请展,获国画家奖;第九届全国美展;全国画院双年展·首届中国画展;今日中国美术大展;第十届全国美展。
代表作品
《静静的微山湖》、《小张庄》、《清花碗》、《甜蜜的城》组画、《祥云》、《圣士》、《日全食·俑》组画、《阳光百姓》、《古典影子》组画、《风景远逝》,出版画集:《当代中国画精品集——李勇》、《出走与归来李勇画集》、《中国画技法精粹青山无尘》、《当代中国画名家档案古典影子》、《中国画名家研究李勇线描卷》。
7.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教授【图】个人信息
教授,男,1963年12月生,江苏南京人。198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系,
1987年在成都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4年获沉积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破格晋升为地质学副教授,
1996年12月破格晋升为地质学教授,2001年2月增列为博士生导师,
2002年评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任图书馆馆长。
2000年-2001年期间曾先后由国家公派赴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和美国孟菲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并开展博士后研究。
主要职务
现于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是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油气地质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骨干教师和研究人员,为我校第四纪地质学博士学科点学科带头人。现为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AGU)、中国石油学会会员、第四纪研究会会员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会员。
科研项目
十余年来,李勇教授先后主持青藏高原及邻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质矿产部青年地质学家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部省级项目共10项,主研项目6项,在沉积学、第四纪地质学、地层学、石油地质和构造地质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科研方向和特色,在青藏高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与造山带、地球表面过程和活动构造与活动沉积盆地分析等领域中,独具学术特色,
1986年以来,李勇教授一直坚持开展青藏高原东缘造山带和前陆盆地的研究工作,完成了国内第一篇对前陆盆地进行专门剖析的高水平的优秀论著《龙门山前陆盆地沉积及构造演化》,该科技成果于1996年获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颁发的“侯德封奖”。
1994年以来,李勇教授在高寒缺氧的“生命禁区”—青藏高原北部羌塘盆地开展石油地质调查、国土资源大调查和研究工作,奋战羌塘,为国找油,首次提出并论证了青藏高原北部中生代羌塘前陆盆地,为羌塘盆地油气评价奠定了科学依据,是西藏油气勘探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科研成果
以上科学研究成果均获得很高的评价,获得省部级和院级奖励共15项,其中包括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颁发的“侯德封奖”1项、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3项。
先后主笔和参编专著8部,在《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Basin Research》、《Scientia Geologia Sinica》、《地质论评》、《地质科学》、《中国区域地质》、《地层学杂志》、《沉积学报》、《地球科学》和《地学前缘》等中外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被SCI收录。
李勇教授作为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载入《成都年鉴》,他的先进事迹和科研成果曾在四川日报、中国地质矿产报、中国国土资源报、教育导报和中国石油报等报刊上报道。
李勇教授从教16年来,工作兢兢业业,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教书育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先后讲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7门,指导研究生6名。
李勇教授积极开展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和合作研究。在1999年-2002年期间开展了国家外国文教专家基金资助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并已纳入中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协议项目,主持国际地质考察路线1次,业已与美国孟菲斯大学Michel Ellis教授、瑞士苏黎世大学Philip A. Allen教授和爱尔兰都柏林大学Alexander Densmore博士建立了稳定的科学研究合作关系,先后合作考察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和四川盆地、爱尔兰地质和地貌,以及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安德列斯断裂带和走滑拉分盆地,共同拟定了《印-亚碰撞在龙门山和西藏高原东缘的作用的长期研究计划的协约》。合作研究成果业已在美国地球物理年会(AGU)、第15届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国际学术讨论会(HKT)、国际区域沉积学家会议(IAS)上宣读和发表。
主要学术论著
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构造层序与构造事件
造山作用与沉积响应
中生代羌塘前陆盆地充填序列及演化过程
晚新生代岷江下蚀速率及其对青藏高原东缘山脉隆升机制和形成时限的定量约束
青藏高原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羌塘复合型前陆盆地充填模式
青藏高原东南缘晚第三纪盐源构造逸出盆地的沉积特征与构造控制
龙门山造山带构造地层学研究
Evolution of the Longmen Shan Foreland Basin (Western Sichuan,China)during the Late Triassic Indosinian Orogeny
成都平原第四纪化石冰楔的发现及古气候意义
西藏晚三叠世北羌塘前陆盆地构造层序及充填样式
8.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院长个人简介
男,1959年12月生,西安地质学院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

个人经历 78-82年,成都地质学院找矿系攻读并获得矿产普查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86-89年,西安地质学院攻读并获得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97-02年,西北大学地质系攻读并获得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理学博士学位。
90年12月晋升讲师;92年12月破格晋升副教授;
97年9月在职考取西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2年5月获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99年12月晋升教授;
2003年被遴选为长安大学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职务
现任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陕西省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先后担任地球科学系副主任、主任,现任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院长、党委委员,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院学位分委员会主席,长安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
科研项目
主要从事古生物学、地质学、区域地质调查、油气资源勘察评价、造山带地质、盆地分析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科技攻关项目和地质大调查项目多项,出版专著2部,先后参与和主持完成“陕南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研究” 、“扬子地台北缘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古生群研究” 、“峡东震旦纪庙河生物群研究” 、“云南澄江化石库研究”、“瓮安生物群中微骨骼化石研究”等地矿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攀登项目和教育部科技项目多项;主持和承担过“梁家湾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 、“天水市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等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在对寒武纪初期的“小壳动物群” 、“澄江动物群” ,以及震旦纪的 “瓮安生物群” 、“庙河生物群”和“高家山生物群”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李勇教授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的主要招生专业和方向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晚前寒武纪-寒武纪地层古生物及早期生命演化,油气田地质与开发专业油藏描述与评价,构造地质学专业造山带地层古生物研究等。
科研成果
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目前在研项目2项。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早期生命演化及晚前寒武纪至早寒武纪的地层古生物研究方向。自1982年以来,李 勇教授一直在原西安地质学院(后更名西安工程学院),现在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李勇教授主要从事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特别是在晚前寒武纪至寒武纪早期的地层古生物学研究方面成果显著。为探索地球早期生命的发展和演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证资料。
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多篇,包括与导师舒德干教授合作在Nature、 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4篇;出版专著2部;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0年排名第7),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3年排名第4),地矿部和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1987年,1997年和2001年,排名第3、第2)。
9.中共重庆市垫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图】

个人信息
男,汉族,重庆市綦江县人,1962年9月生,大学,经济学学士,高级经济师,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垫江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主要经历
1979.09—1983.07,四川大学政治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
1983.07—1985.10,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企业管理办公室干部;
1985.10—1997.04,四川省重庆市计委国土计划处科员、副主任科员,综合计划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
1997.04—1997.06,四川省重庆市计委综合处副处长;
1997.06—1998.12,重庆市计委综合处副处长;
1998.12—2000.08,重庆市计委规划处副处长;
2000.08—2002.12,重庆市计委规划处处长、重庆市西部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组长;
2002.12—2003.03,重庆市垫江县副书记、政府副县长、代理县长;
2003.03—重庆市垫江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10.已故西安市公安局基层干警个人简介
男,197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
工作经历
1994年西安市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后分配至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工作,历任分局刑警大队民警,派出所民警,
2004年7月调至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曲江旅游度假区派出所任副所长一级警司。
1999年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
2000年被共青团西安市委和综治委评为“十大杰出青年卫士”,
2004年被西安市政府评为“人民满意政法干警”,2005年再次荣立个人一等功。
个人事迹
多年来,李勇同志面对危险不退缩, 侦破案件不言苦,先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30余起,参与查处治安案件500多起,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450余人。
1998年12月,在雁塔分局刑警队工作的李勇与战友执行公务途经雁塔区三兆路口岳家寨附近时,发现3名犯罪嫌疑人正在抢劫出租车司机,随即追捕。在与歹徒的搏斗中,李勇被疯狂的歹徒用刀刺伤头部并遭木棍袭击身负重伤,但他仍坚持与战友一道将全部歹徒抓获归案。
2004年8月2日中午12时许,西安市110指挥中心指令曲江旅游度假区派出所前往太平堡村15号制止斗殴。李勇迅速带领几名民警赶赴现场。可是,情绪激动的歹徒非但不听劝阻,反而往前来处警的民警身上泼开水,并在民警躲闪之时抄起一把菜刀向周围的群众胡乱砍去。这时,李勇奋不顾身地从歹徒身后将他拦腰抱起,双手紧紧抓住歹徒的胳膊控制他的行为。歹徒见状疯狂反抗,用菜刀将李勇的左手砍伤,致使左手肌腱、神经分支断裂,鲜血直流。再次面对同样的利刃威胁,李勇毫不退缩,殊死搏斗,夺下了菜刀制服了罪犯。但李勇同志却因流血过多伤势严重,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他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赢得了各级领导的一致肯定和广大群众的广泛赞誉。
11.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历史学教授一、个人简介
1965年生,安徽固镇人,史学博士,教授,安徽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1983-1987年,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获学士学位。1991-1994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史学所,获硕士学位。1999-2002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获博士学位。1994-今,执教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历史学系。安徽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淮北历史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世界史”学科带头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和《百年史学研究》栏目特约主持人。
二、所任课程
1、自1994年以来,开设的本科生课程有,“史学概论”、“西方史学史”、“中国近现代史学史”、“毕业论文写作”和“中国新史学专题”等。
2、开设硕士研究生课程为“《校雠通义》导读”。
三、发表成果
1、《中国近代历史哲学的终结》,《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第2期。
2、《“史学危机”与中国史学改革开放的紧迫性》,《淮北煤炭师院学报》1995年第2期。
3、《他山之石有锐钝——谈史学变革中的引进问题》,《历史教学问题》1995年第6期。
4、《旧史学、新史学与史学的更新》,人大《历史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1期),1996年第11期。
5、《略论史学“滞后”性》,《安徽史学》1997年第1期。
6、《〈史记〉“究天人之际”辨》,《古籍研究》1996年第1期。
7、《西晋刘弘行年谱略》《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8、《有弊当革,革弊宜慎——谈杨万里社会变革观》,《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第2期。
9、《杨万里史学思想钩沉》,《学术月刊》1998年第6期。
10、《杨万里的历史通变思》,《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3期。
11、《杨万里对王安石变法的批评》,《淮北煤炭师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2、《史学理论教学三》,《煤炭高等教育》1998年专辑。
13、《中国近百年史学创新的启示》,《淮北煤炭师院学报》1999年第1期。
14、《史家也应重史情》,《光明日报·史林》1999年9月17日。
15、《基本体系的构建与具体内容的创新》,《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1期。
16、《评〈西方史学史〉》,《史学史研究》2000年3期。
17、《历史学科学性问题之我见》,《天府新论》2001年2期。
18、《杜维运中西史学比较的理论与实践》,《中州学刊》2001年3期。
19、《多种维度与不同声音》,人大复印《历史学》2001年12期。
20、《塑造克丽奥的复杂形象》,《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1期。
21、《鲁滨逊对美国历史教育的贡献》,《史学史研究》2002年2期。
22、《何炳松史学思想溯源》,《复旦大学研究生学报》2002年2期。
23、《蒋廷黻与鲁滨逊新史学派》,《学术月刊》2002年12期。
24、《二十世纪中国的鲁滨逊新史学研究》,《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3年创刊号。
25、《实用史学的两难与主题的无所适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期。
26、《<史地学报>对鲁滨逊新史学的传播》,《淮北煤师院学报》2003年5期。
27、鲁滨逊新史学派的治学风格与分野, 《史学史研究》2003年4期。
28、《鲁滨逊新史学学术渊源》,《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1期。
29、《李大钊对西方史学观念的传播》,《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5期。
30、《“社会史论战”对唯物史观的传播》,《史学月刊》2004年12期。
31、《胡朴安、胡道静<校雠学>述论》,《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学刊》2004年卷。
32、《现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关于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与缺失》,《中国现代教育教学杂志》2005年第16卷总第72期。
33、参编《中国史学史纲》,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34、参编《史学理论大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35、主编《个案工作》,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36、《鲁滨逊新史学派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
37、《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中西史学比较研究回顾》,《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6年卷。
38、 《历史学的学术理念》,《史学月刊》2006年10期。
四、主持或参与的立项(2000年以来)
1、主持2002年安徽省教育厅社科项目“詹姆斯·哈威·鲁滨逊新史学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2、主持2003年教育部社科项目“鲁滨逊新史学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3、主持2005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清代皖人《春秋》经传研究”。
4、参与国家教委“九五”项目“15-16世纪欧洲社会文化的转型”。
5、参与2000年上海市社科项目“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
6、参与2000年 安徽省教育厅社科项目“20世纪皖籍史学名家研究”。
7、参与2002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通过教育局申报)“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与高师历史教学的对策”。
8、参与2003年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唐会要》点校”。
五、所获奖励
1、1992-1993年度,华东师大“三好学生”;
2、1994年,华东师大优秀毕业生;
3、复旦大学第六届博士生优秀科研报告奖;
4、1999-2000年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奖学金;
5、2000-2001年度,复旦大学光华奖学金;
6、2000-2001年度,复旦大学“三好学生”;
7、2000-2001年度,《复旦大学研究生学报》优秀编辑奖;
8、1994-1995年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优秀辅导员;
9、1996-1997年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10、1997-1998年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优秀教师;
11、1997-2000年,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4项;
12、2000年,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科研成果先进个人;
13、2003年,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工作先进个人;
14、2001年,安徽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5、1999年起,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16、2005年起,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
17、2006年,获得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十五’学科建设先进个人奖”。
18、 2006年“史学概论”获院优秀教学成果奖。
19、2006年12月 荣获院第五届大学生学术科技节“园丁奖”
12.延边大学党委书记个人资料
李勇,男,朝鲜族,1951年生,中共党员,吉林省和龙市人。毕业于延边大学汉语系。大学学历,现任延边大学党委书记。历任延边州第八届、九届政协委员,现任中共延边州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中共延边州第八次党代会代表、中共吉林省第八届党代会代表。历任延边州委宣传部副处长、处长,延边州教育局普教处处长、副局长、局长,延边州林业管理局党委书记。曾发表《搞好“主动发展教育”改革,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加强林业改制企业党建工作思考》等8篇论文。荣获“全国一级星星火炬奖章”等荣誉称号。
工作经历
1968年下乡到安图县二道白河公社。
1974年~1978年,先后在安图县二道小学、初中、乡教育办任主任。
1982年延边大学汉语系毕业后,在延边一中任教。
2006年10月始任延边大学党委书记。
13.北师大电影学博士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电影学硕士,师从马松年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电影学博士,师从著名影视教育家、博士生导师黄会林教授。2003年7月至今,就职于北京广播学院。拍摄影视作品有:中央电视台大型记录片《决战云端》、《新闻故事》、广告片《华彬庄园》等。个人摄影专著有《影视摄像技术技巧》、《摄影用光》等。
14.北京市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98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
1995年被评定为中学高级教师,
2001年被评选为通州区骨干教师,
2001年被北京市评选为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
2000年《平抛运动》录象课在北京市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高中组二等奖,
2002年视导课《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被评选为A级。
2001年在物理竞赛中获优秀辅导教师奖。
论文《一个有用的结论》获全国一等奖,《万有引力定律》《机械波》《机械振动》教案已被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采用。
15。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个人简介
李勇,1965年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现任教于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艺术指导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85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1989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专业并留校。
伴奏经历
曾在两百余场不同的音乐会中担任钢琴伴奏,还多次为各类声乐比赛及专家讲学担任伴奏任务;根据十几年的工作经验积累,编写了《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钢琴艺术指导课教学大纲》。还编配了很多声乐作品的钢琴伴奏,部分作品被纳入已出版的专业声乐教材。
学术论文
发表的论文有:《浅谈如何弹好民族声乐钢琴伴奏》(《乐府新声》2004年第一期),
《钢琴伴奏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作用》(《音乐生活》 第八期),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戏曲风格中的应用》(《乐府新声》2004年第四期),
《如何提高民族声乐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心理素质》(《音乐生活》2005年第二期)。
16.湖北省文化厅官员李勇,男,汉族,1956年9月出生,湖南临湘人。1973年3月参加工作,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毕业,文学博士。曾先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文艺处处长。2001年任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分工:分管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工作。
17.安徽理工大学副教授生于1962年11月,副教授,理学学士,安徽理工大学数理系副主任,安徽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研究方向:代数;在《工程数学学报》、《工科数学》等国内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
18.中国农科院博导个人简介
男,1958年生。理学博士(1990.9),洪堡学者(德国,1997.4-1999.2),1999年3-8月、2001年10-12月,受USDA资助赴美国土壤保持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现任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业环境学科一级杰出人才岗位,博士生导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亚太地区土壤侵蚀评价区域技术合作项目协调人。
研究方向
土壤侵蚀与环境演变,包括土壤侵蚀(水力侵蚀与耕作侵蚀)过程、速率和时空格局,土壤质量与土壤侵蚀关系、植物根系提高土壤入渗、抗冲性的过程、机理及其有效性、农业景观长期演变与土地利用历史重建。
课题情况及研究成果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部委重点项目多项。目前承担的项目包括:国际原子能机构合同项目(2002-2007),国家基金西部重大研究计划(2003-2005),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项目(2002-2007)。
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SSSAJ、Soil Use and Management, J.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Soil & Tillage Research刊物上发表论文9篇,国家基金优秀成果专著1部。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虞宏正教授奖、水利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德国洪堡研究基金的奖励.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
19.中国美术学院讲师个人简介
男,汉族 。
1972年6月生于辽宁省瓦房店市。
199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
199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6年就读中国美术学院版画专业艺术硕士。
1994年任职于浙江省室内装饰公司,工程师。
2002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现为美术教育系公共美术教育教研室主任,讲师。
参览情况
版画《面容》 入选全国高等院校版画年会展
油画《有种感觉》中国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首届教师作品展
版画《无聊的线》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
版画《无聊的线》入选浙江版画15年展浙江版画家协会
《老人肖像》入选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50年作品展。
论文与著述
《略谈美术教育中的基础素描教学研究与思考》发表于《航空教育》
《现代美术教育中的素描教学与思考》发表于《中国学校教育与科研》
课题承担
参与2005年院级课题〈中国当代社区建设与美术教育〉
获奖情况
版画〈电梯与人〉获日本富张木版画美术馆奖
20.香港文汇报驻川记者李勇,男,笔名弋原,四川沐川人,香港文汇报驻川记者。
21.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个人简介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62年12月出生。籍贯:内蒙古卓资县。1984年7月大学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炼油化工机械专业,获工学学士。1987年6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系橡胶机械专业,获工学硕士。
所获荣誉
共发表论文近30篇,编写橡胶混炼工程和机械手册(40万字)。
完成并鉴定山东省、化工部、青岛市重点科研项目各1项,其中《密炼机上辅机系统》获1997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个人在1998年获山东省青年科技奖。
《高精度自动物料输送称量配料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主要研究方向
1.气力输送中弯管压力降的研究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5年第2期
2.如何解决气力输送中物料在管道中的残余问题 特种橡胶制品2005年Vol.26No.3
3.影响气力输送系统中物料在管道内残余量的因素 化工装备技术2006年vol.27第1期
4.炭黑气力输送中的粒子破碎问题和测试方法 橡胶技术与装备2003年7月Vol.29No.7
5.射流管在气力输送中的应用 中国粉体技术2003年Vol.9No.5
22.邮区中心局秘书个人简介
个人资料
性别:男 籍贯:陕西汉中
民族:汉 面貌:中共党员
专业:热能工程 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学校: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背景
2000.9-2004.7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安 (主修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
2001.9-2003.10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西安 ( 辅修管理学院电子商务。)
工作经历
2006.9-今 西安邮区中心局 中国西安
办公室秘书,科员,助理工程师。主要负责起草和修改行政工作报告及领导讲话,核发公文,安排并筹备工作会、通报会、办公会、专题会,编发会议纪要和督办通报,组织开展QC质量管理活动,信息新闻宣传等。
2004.8-2006.8 西安邮区中心局 中国西安
邮件处理局业务管理,科员,助理工程师。主要负责邮件处理局包裹邮件分拣封发管理、邮件容器统计等。
2003.7 -2003.8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中国上海
教学实习,了解锅炉工业生产基本知识。
2002.6 – 2002.7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厂 中国西安
金工实习,了解机械加工生产工艺。
社会活动
2003.9. –2005.9. 任西安交通大学兵马俑BBS站点“黑客谈安全”(hacker)、“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版版主。
2003.12. –2004.9. 任天津大学BBS站点“西安交通大学”(XJTU)、“故事接龙”版版主。
计算机能力
熟练掌握Windows下各类应用软件,如MS 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等;能熟练应用Dreamweaver、FrontPage等工具进行网页设计及站点维护;能熟练使用Matlab, SPSS等专业分析软件进行业务分析;能熟练使用Ulead Express、Premiere等工具进行视频剪辑、DVD/VCD制作。
能在Linux下熟练搭建Web、FTP服务器,能进行日常系统维护。
能熟练应用Visual Studio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熟悉C、C++、java等编程语言。
能熟练应用现有资源组建局域网、广域网,精通各类路由器配置。
外语能力
大学英语四级,能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职称英语C级。
获奖情况
2007.12. 获陕西省邮政业务技术骨干称号。
2007.3. 论文《扬荣弃耻,和谐发展》一文获西安邮区中心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三等奖。
2005.8. 论文《论邮政企业与对手的合作与共赢》、《陕西邮政可持续发展分析》分别获陕西省邮政系统“竞争、共赢、发展”征文鼓励奖。
2003.3. 获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行业三等奖学金。
2002.1. 获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学习进步奖。
2001.7. 获西安交通大学2000级大学生军训优秀学员称号。
1999.10. 获全国高中数学竞赛陕西赛区三等奖。
兴趣爱好
网页设计,网站维护,影视视频剪辑制作,软件测试。
书法,文学欣赏与创作。
体育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跑步,双杠等。
23、 中海油服 执行副总裁个人简介
李勇,1963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
个人经历
1989年和2001年分别获得意大利马太依商学院石油经济硕士学位和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05年10月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1984年加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2003年到2005年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任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2005年至今为公司执行副总裁。
他面前的是一个需要重新打拼的局面,而这种争取又和他的性格格格不入。在做了一个全国的巡回演出之后,他选择了淡出歌坛。包括谷建芬在内的许多师友都替他感到惋惜,如今事隔十几年,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他却可以轻松地说出“不后悔”这三个字来。
李勇说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爱交朋友却不爱说话,对人对事都可以看得很淡,唯独对音乐却放不下。在他的“硬石”酒吧,除了应酬客人,他更像一个音乐总监——乐队和歌手都是他亲自挑选,乐器和音响的效果也调试到了最佳。对歌手他极为挑剔,前几天有外地的歌手来试唱,唱完以后他给了对方一个月的工资和往返的机票钱,又把人家请回去了,“我不能让他在这里唱,是因为我受不了。”
即使不登台了,仍然能有个自己的音乐地盘,这是李勇最初的想法。“如今都是慢摇吧当道,地道的音乐PUB在天津太少了,我希望能做出一个听音乐的氛围”。现在来捧场的朋友很多,包括他的好朋友杨坤都来这里喝酒听歌。他仍然有着多重身份——前著名歌手、生意人、酒吧老板、乐迷等等,他现在的状态却更像一个和音乐较劲的人,“我听他们唱歌的时候感觉很欣慰,这是对我的音乐梦想的延续。”
24.安徽农业大学权益社区部部长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现任权益社区部部长。
【主要经历】
2002年9月至2006年7月安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2007年9月至今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国际关系专业
2007年9月 参加校学生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副会长
【曾获荣誉】
2007年12月 获得校研究生会“优秀干部标兵”称号;
2008年5月 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2008年11月 获得校级“2008年暑期三下乡先进个人”称号;
2008年11月 获得安徽省“2008年暑期三下乡先进个人”称号
25、春晚歌手李勇第一个在央视春晚上露面的天津歌手。1988年在央视春节晚会上演唱歌曲《男孩》,现经营天津的“硬石”酒吧。

人物简历
1966年生于汉沽。
1983年,高中毕业的李勇分到了汉沽公安局工作,很快就被借调到天津广播艺术团担任专职的小号手。
1985年,调到天津儿艺乐团。
1986年,参加谷建芬作品音乐会,投入谷建芬门下,先后演唱谷建芬的作品《脚下就是自己的路》,《炎热的七月》。
1988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和柳培德合唱了谷建芬的作品《男孩》。参加元宵晚会,主唱晚会主题歌,同年参加了人才杯大奖赛并获金奖。
1990年,参加天津电视台春节晚会首唱谷建芬的作品《世界需要热心肠》,并且代表谷建芬参加了青歌赛。
1990年,远走海南。
1993年,全国的巡回演出之后,淡出歌坛。
26、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个人简介
李勇 1970年生,辽宁沈阳市人。中共党员。1995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2007年获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油画创作与教学研究方向硕士学位,现为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中国美术家协会新疆分会会员;新疆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2002年赴俄罗斯莫斯科、圣被得堡进行艺术考查。
所获荣誉
主要作品入选全国师范院校美术作品集。油画作品《闹市》入选庆祝建国50周年新疆群艺美术、书法作品展,荣获二等奖;油画作品《古韵》《闺》应邀赴美国旧金山参展,获优秀奖并被美国新英格兰博物馆收藏,油画作品《赶巴扎》入选自治区首届油画作品展获优秀奖,并收录于《中国当代新疆油画家》;油画作品《集市》入选全国第三届油画作品展并收录于《全国第三届油画作品集》。
27、北京职业油画家【图】
李勇,1963年生于山东潍坊,

198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
1996年参加青岛青骑士画廊个展,1999年上海大地画廊群展,
2001年参加北京艺术博览会,
2007年参加北京华铭秋季拍卖会,至今工作生活于北京
28.苏州科技学院副教授【图】个人简介
副教授,1969 年 1 月生,四川省叙永县人。工学硕士,硕士生导师,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
1991 年毕业于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1 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3 年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同年被苏州科技学院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研究
李勇长期坚持在教学工作第一线,主讲过《环境系统分析》、《水污染控制工程》、《废水处理新技术》、《废水生物处理动力学》等几门课程,主持和参与完成了一项国家级教改课题、一项省部级教改课题和一项院级教改课题的研究工作,获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并为《水污染控制工程》获建设部一类课程、江苏省一类课程做出了主要贡献。
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方面,李勇长期从事废水生物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一篇发表在 Water Sci. & Tech. , 一篇刊登在 ICWNR'04 国际会议论文集,另有 7 篇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参与编写专著一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参与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 863 ”课题“苏州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综合示范”,为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子课题组长;作为第二负责人,主持和参与了江苏省社会发展计划项目、江苏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社会发展招标课题、苏州市社会发展软科学课题等的研究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对外服务,为二十余家企业进行了废水、噪声治理工艺的设计并完成了一定量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废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染地表水生态修复技术。
29.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基本资料
性 别 男
职 称 教授
党 派 中共党员
最后学历 研究生
现在学位 教育学 硕士
出生年月 1961-09
何年何月毕业于何校 1982年7月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
专业特长 高校体育教育田径
个人简介
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高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部的管理工作。现任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副主任,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学术研究情况
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专著一部,参加编写教材两部(任副主编);参加国家教育部教研课题一项(子课题负责人),主持和参与省级科研课题三项,主持校级科研课题两项,主持和参与横向科研课题三项。
200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 1998年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全省高校体育“先进工作者”; 2000年荣获校“优秀教学一等奖”; 2003年荣获校“教学优秀奖”。
其他兼职
全国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协会常委,
全国大学生跆拳道协会常委,
全国大学生桥牌协会副秘书长,
湖北省武术协会常委,
湖北省大学生体育协会办公室主任,
湖北省大学生武术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30.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李勇,男,汉族,1948年10月生,湖南长沙市人,北京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系毕业,大学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197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天津市委滨海新区工委副书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组书记。
1968年8月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空军服役。
1976年7月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工程部工作。
1984年5月起,先后在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办公厅工作。
1991年4月起,先后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总公司总经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2000年9月起,先后任天津市委滨海新区工委副书记,天津市委开发区保税区工委副书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2008年4月,任天津市委滨海新区工委副书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
31.山东经济学院名教授男,教授。在教学方面始终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从事数学基础课教学,先后承担微积分、线性代数、运筹学、概率统计等本科课程,年均授课时数640学时。在科研上,主要研究方向为非对称信息理论与最优化理论。近几年来,发表论文6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2部,副主编教材2部。承担省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
2006年被评为山东经济学院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