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兴乡
赤兴乡地处万载西北边陲。东邻双桥镇,南邻双桥、潭埠镇,西邻白水乡、湖南省浏阳市,北邻仙源乡。全乡国土面积81平方公里,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8.1公里。“双官”公路穿境而过,乡政府驻地离县城29公里。
1986年全乡有13个行政村,1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137人。1992年17个行政村,127个村发小组。1996年根据 文件精神,合并为11个行政村,书堂、黄家坊并为书堂村,楼山、盘山并为楼山村,花桥、南源、下洞、中山、上洞并为花桥村。2003年根据 文件精神,合并为7个行政村,书堂、排上、太源、岩前、杨山合并为书堂村。2005年7个村,设一个街道居委会,下设131个村民小组。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乡有12293人。2005年总人口有11997人(均为汉族),人口出生主为12‰。
赤兴乡属亚热带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日夜温差较大,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1月份平均气温4℃,7月份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1800毫米,全年无霜期约246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赤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山区乡,有1/4的山地是沉积岩。最高点心杨桐岭,海拔860米,最低处是官坑。山中各溪流江入双桥河中,土壤以红壤为主。
全乡耕地面积,1985年817公顷,其中水田761公顷,主要种植水稻。稻谷总产量999.8万斤,亩平680市斤。20年来,由于城镇规划建设和兴修公路及退耕还林,到2005年全乡耕地面积为746公顷,其中水田700公顷,稻谷总产960.6万斤,亩产782市斤。
农业产业结构朝有机食品发展。2004年,赤兴花桥村南源片进行有机转换土地66.7公顷,2005年花桥村上洞片进行有机转换土地100公顷。
赤兴乡境仙有塘坝6座,总容水量11万立方米。
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76元。
赤兴的地下资源主要有钾钠长石、瓷土、钾钠长石位于花桥村高洞一带,瓷土位于书堂村—皂下村—浙桥村一线,瓷土从2001年开采,取土外运。钾钠长石从2004年由香港老板莫德坤投资60万美元在赤兴创办“宜春恒达长石矿业有限公司”动工开采。
赤兴乡企业私营生产为主体。2005年工业总产值978万元,其中花爆生产就有300万元,花爆业创税60万元,近几年新增中小型花爆厂9家,加上80年代集体花爆厂改制为私营厂一个,解决了1280个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给赤兴人民增加劳务收入50万元。私营企业除花爆生产以外,还有瓷土开发、竹板帘加工、引线厂、擦洞、制砖、造纸、建筑、8个小水电站等。
赤兴乡有初中一所,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3872平方米;有教学楼1栋,教师宿舍2栋,运动场地3500平方米,校园绿化,环境优美。2005年有教学班7个,学生322人,教职工27人,其中本科学历6人,专科18人,中级以上职称16人。2005年全乡有完小3所,初小(含教学点)6个。全乡小学占地25亩,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运动场地5200平方米,教学班33个,在校学生77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专任教师56人,其中大专学历12人,中专中师39人,中级职称以上16人,初级职称35人;全乡学前班6个,在班儿童150人,学前教育入学率在72.2%;幼儿园2所,入园儿童70人。校园建设已达六配套的有4所。
希望工程建设。2002年投资14万元新建花桥村、书堂村完小教学楼各一栋。2004年投资50万元兴建赤兴初中综合楼一栋和其他基础设施。
新建赤兴卫生院门诊楼1栋。1995年完工使用,新建住院部1栋,1999年完工使用,总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2005年有教职工17人。乡村医疗保健所7所,医生23人,做到上病不出村。
集镇公路建设。2000年对赤兴街道1公里进行路面水泥硬化。2003年投资120万元将新华公路5公里进行路面水泥硬化;2004年投资11公里进行路面水泥硬化。同时延长赤兴街道1公里水泥公路硬化,街道两侧的旧房旧店拆旧建新,基本建成商贸一条街。
政府办公楼改造。2002年投资120万元对乡政府机关办公楼进行拆旧建新,新建办公楼两栋,计生服务楼1栋。新办公楼宽敞明亮,院内环境优美。
2005年投资18万元对社会敬老院进行全面改造,院内环境赫然一新。
2004年书堂村投资15万元新建村部办公楼;浙桥村投资13万元新建村部办公楼;新华村投资16万元新建村部办公楼;2005年花桥村投资6万元对村部办公楼进行改造。
2004年,花桥村进行牛种改良,兴建了全县第一个良种牛冷配站,引进西门塔尔牛种,2005年配种成功,并产下崽牛3头。
2005年,为实行九年贯制,将赤兴初中与赤兴中心小学两校合并,合并后的学校名称赤兴学校。
200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 万元,乡党委书记程淑兰,乡长喻驰彬。